菲律宾参议院经过一周调查后,抛出一份"重磅炸弹"。马科斯总统的姐姐伊梅在听证会上火力全开,直指国际刑事法院(ICC)逮捕杜特尔特时"连基本程序都没走"。
调查结果显示,菲法院压根没签发逮捕令,宪法规定的正当程序被当成了摆设。这份报告等于给ICC扣上了"非法执法"的帽子,就差直接喊话让国际法庭赶紧放人。
菲律宾总统府的回应堪称"教科书式外交辞令",一边坚称不承认ICC管辖权,一边又抛出"有条件配合"的烟雾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冻结资产"和"暂时释放"的捆绑讨论,根本就是政治讨价还价的筹码。
马科斯这手玩得妙,既能向民众展示保护前总统的姿态,堵住国内反对派的嘴,又给国际社会画了个谈判的饼。
现在最尴尬的怕是国际刑事法院。押着杜特尔特,结果菲律宾政府直接甩出宪法条款说不认你的管辖权。更绝的是马科斯政府还放出话来说:想让我们配合放人?先把管辖权问题说清楚!
国际刑事法院要是硬扛着不放人,最后可能落得个里外不是人。但要是认怂放人,以后其他国家的案子还怎么审?
现在看这架势,估计最后得找个"健康原因"之类的台阶下。毕竟菲律宾政府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国际刑事法院再不放人就是自讨没趣。
就在菲律宾政坛为老杜案吵得不可开交时,美国防长赫格赛思的专机降落在马尼拉。
这是美国新任防长首次出访印太,还特意将菲律宾选为首访地,足以看出访问行程处处透着玄机。
双方会晤时那句"肩并肩对抗中国"的狠话,配合着故意把南海改称"西菲律宾海"的操作,直接把美菲军事同盟的底牌亮了出来。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玩味:菲律宾自2012年起单方面将南海部分海域改称"西菲律宾海",这种文字游戏向来不被国际社会承认。
但美方这次破例使用该称谓,就像在给菲律宾的"地图开疆"颁发隐形认证。不过明眼人都知道,改个名字既改变不了历史事实,也动摇不了中国主权,充其量就是场政治作秀。
更值得警惕的是即将上演的"肩并肩"军演。今年4月21日至5月9日,美菲要拉上澳大利亚、法国等6国搞出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1.6万兵力云集南海。
菲律宾准将罗吉科的狂言暴露了真实意图:"要是能让中国夜不能寐,就说明我们成功了。"这种赤裸裸的挑衅背后,是马科斯政府押注美国军事力量能在南海对抗解放军的危险赌局。
不过马科斯政府可能打错算盘了。美国现在既要应付俄乌冲突,又要盯着中东局势,能给菲律宾的实质支持能有多少?
更别说美军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真要跟解放军硬碰硬,胜负还真不好说。
面对美菲的军事挑衅,中国南部战区在果断出手。当天两架轰-6战略轰炸机突然现身黄岩岛空域战巡,飞行轨迹在卫星图上划出"彩虹色",这表明两架轰炸机当时在快速飞行。
轰-6K挂载的鹰击-21可是航母杀手,末端突防速度超过10马赫,现有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
菲律宾海军那几艘二手护卫舰,在解放军面前就跟玩具似的。马科斯要是真信了美国人的鬼话,觉得靠几场联合军演就能在南海搞事情,那真是被卖了还帮忙数钱。
目前的南海局势有2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1. 美菲军演期间会不会有擦枪走火的风险?
2. 东盟其他国家对这轮博弈会作何反应?
个人认为,南海局势短期内还会维持"斗而不破"的态势。菲律宾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美国虽然嘴上喊得凶,但真要为了几个岛礁和中国硬碰硬?看看乌克兰和中东的烂摊子就知道,美国现在可没这个底气。
而且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仍在持续推进。
说到底,南海这盘棋的胜负手不在军事对抗,而在发展实力。咱们的填岛建设、海警常态化巡航、海上民生项目,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才是维护主权的根本。
最后提醒某些跳梁小丑:解放军已经用轰-6的轰鸣声划下红线。从永暑礁机场的歼-11B到西沙的052D驱逐舰,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早已形成体系化部署。
而域外势力从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2012年黄岩岛对峙,美国军舰躲得远远的;2016年仲裁闹剧,最后还是菲律宾自己上门求和。如今小马科斯押注美国,怕是忘了杜特尔特当年的警告:"美国人来南海不是帮菲律宾,是要卖军火!"
解放军最近的行动已经表明底线:你可以搞军演秀肌肉,但真要越界,轰-6的导弹可不长眼睛。
南部战区那句"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翻译过来就是:我们24小时盯着呢,谁敢乱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