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国安顾问沃尔兹涉及的“Singal群聊门”调查结束,但沃尔兹仍留在团队中。
2.白宫内部对沃尔兹信任度下降,国会两党要求彻查,特朗普可能在适当时机撤换沃尔兹。
3.然而,特朗普暂时保留沃尔兹,以避免屈服于左派媒体和民主党的施压,同时维护形象。
4.沃尔兹在俄乌问题上支持对乌克兰的持续军援,这使得MAGA派对他的疑虑不断增加。
5.无论沃尔兹是否被开除,此次群聊事件导致特朗普对他的信任度受损,可能不会赋予他重要的外交任务。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白宫3月31日宣布特朗普政府对于国安团队“Singal群聊门”的调查已经结束,深陷漩涡的国安顾问沃尔兹仍然是特朗普国安团队重要成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沃尔兹已经保住了工作。白宫内部对沃尔兹信任度下降,国会两党仍在要求彻查,特朗普仍有可能在“适当时机”撤换沃尔兹。但无论沃尔兹是否被开除,此次群聊事件导致特朗普对他的信任度受损,可能不会赋予沃尔兹重要的外交任务。
此次群聊门被左派媒体视为特朗普再次执政后的“首个国家安全危机”,包括个别共和党人在内的国会议员誓言彻查。就连希拉里也专门在《纽约时报》撰文嘲讽特朗普。根据《华尔街日报》、Politico和CBS等媒体平台的报道,特朗普私下对这次事件和沃尔兹非常不满,已经和政治盟友讨论过撤换沃尔兹的可能性。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及其他白宫官员也认为沃尔兹应为此次事件负责。MAGA派更是不满沃尔兹竟然与爆料此次事件的编辑戈德堡保持着某种联系,更加质疑沃尔兹对特朗普的忠诚度。
▲“Singal群聊门”事件截图。
撤换国安顾问不需要经历参议院的听证审核,而撤换国防部长则不然。这也是特朗普不讨论撤换同样卷入群聊门事件的国防部长赫格赛斯的主要原因。赫格赛斯的参议院审核过程非常艰难。目前,特朗普暂时决定不开除沃尔兹,将其视为“犯了错误的好人”。
特朗普之所以没有急于开除沃尔兹,一是因为他不想屈服于左派媒体和民主党的施压。连日来,自由派媒体通过爆料,施压特朗普再次上演开除幕僚的好戏。特朗普自己则说,不会因为假新闻媒体的报道而解雇人;二是在形象方面,特朗普不希望重蹈第一任期覆辙,因过早开除人而让自己的权威受损。暂时保留沃尔兹有助于营造新执政团队团结一致和内部稳定的表象。特朗普此前曾承认自己后悔过早开除其第一任期的第一位国安顾问弗林。
在舆论层面,特朗普团队认为在4月2日加征全球对等关税之际,公众关注的焦点会转向关税战。目前共和党控制国会,且支持特朗普的议员不太可能推动调查,因此短期内该事件遭受的外部压力有限。未来若民主党找到突破口,或未来有新证据显示Signal群聊泄密,损害了国家利益,特朗普可能迫于压力放弃沃尔兹。白宫内外的暗流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个节点爆发,届时也可以将沃尔兹当做替罪羊(这股暗流包含特朗普政府内部在俄乌冲突等外交议题上的难点和分歧)。
▲3月28日,沃尔兹随美国副总统万斯一同访问格陵兰岛。
从Signal聊天事件和之前沃尔兹的言论来看,他的外交立场和特朗普及MAGA派存在分歧。和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务实主义立场相比,沃尔兹更倾向于强化对盟友的军事投入,包括强化同盟体系,以及动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在俄乌问题上,沃尔兹一度支持对乌克兰的持续军援。这使得MAGA派对沃尔兹的疑虑不断增加。
沃尔兹作为国安顾问,参加了最近的美俄、美乌谈判,但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特朗普推动的俄乌停火协议也未达成。只不过,特朗普并未将此追究于鲁比奥和沃尔兹等幕僚。
特朗普连任后在选人用人和制定政策方面比第一任期更自信,这也导致国安顾问或国务卿这种传统沟通渠道的影响力比以往更有限。所以,特朗普主导外交政策走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从万斯、沃尔兹和赫格赛斯的Signal聊天内容可以看出,特朗普国安团队管理依然混乱,信息沟通和决策上很随意,这很难让其他国家相信特朗普外交团队的诚意。比如,万斯等人在安全和价值观议题上轻蔑欧洲,体现了美欧关系的分化。
当然,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不因一人去留而改变。特朗普也擅长通过转移焦点、“展现强硬姿态”或者对团队进行洗牌来化解危机。特朗普政策的外交政策走向最终取决于国内政治博弈和他个人的利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