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淘金热中,无数人怀揣着发财梦奔赴未知之地。但最终真正致富的,不是那些挥舞镐头的矿工,而是卖水、卖铲子、开旅馆、做生意的人。两百年后的今天,当下AI产业的“热潮”,与当年的淘金热,有着历史发展的相似性。
今天的AI热潮似乎重现了这段历史——无数企业希望靠AI技术席卷全球,但现实是,并非所有地方都需要AI,也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AI。
01
不是所有地区都需要AI
200年前,澳大利亚墨尔本迎来了一场淘金热(图1)。当时聪明的祖辈们先靠卖水和卖铲子赚钱,后来真的淘到了金,而后把财富换成牧场、庄园和葡萄园。几代人过去了,如今的墨尔本本地人依然十分富裕,依赖大自然赋予的优越土壤和气候,让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持续带来财富。
AI再强大,对这种地方的影响几乎为零。
图1:《澳洲淘金潮》(An Australian Gold Diggings),Edwin Stockqueler 作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尽管澳大利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受限于本土市场规模,澳大利亚AI产业化远远程度低于中美欧乃至日本。一方面是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上表现突出,2023年政府AI准备度排名全球第三;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级AI研究机构,悉尼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AAII)位列全球前三、澳洲第一;澳洲人均AI研究产出位居全球第三,斯坦福大学全球AI活力指数将其列为前十。
另一方面,则在AI产业转化和商业化应用上十分薄弱。2021年,澳大利亚全球经济复杂性指数排名第102位(图2),工业基础薄弱限制了AI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国家经济依赖原材料出口(如锂矿占全球产量50%以上),缺乏下游产业(如电池制造)。技术商业化能力落后,创新产出仅排全球第31位。2019年政府AI投资仅2100万澳元,远低于加拿大的10倍投入。工业生态系统不完善,缺乏复杂供应链,难以承接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
Kim是一位中国AI硬件企业在澳洲的外派员工,根据他的观察,“别说没听过Deepseek,澳洲人连ChatGPT都不用。在澳洲,使用AI工具的基本都是学生,因为澳洲硕士和博士中90%都是亚洲人。“
图2:2021年,澳大利亚全球经济复杂性指数排名全球第102位,经济结构单一。
在丹麦奥胡斯大学攻读人机交互博士学位的Felix也观察到北欧和澳洲类似的现象,“尽管我们身边同学都在做人工智能相关前沿研究,发表的论文也很厉害。但是,科研之外,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用AI工具。”
数据显示,北欧的生成式AI使用率为7%,低于北美(20%)和亚太(10%)。
无数AI企业希望靠卷AI技术席卷全球。但现实是,并非所有地方都需要AI,也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AI。
就像墨尔本祖辈通过卖铲子淘金积累财富,有些地区天然缺乏AI生长的土壤。AI很强大,但遇上这些地区,也毫无用武之地。
如果一个中国AI企业想要拓展海外市场,就像当年的淘金者踏入陌生的矿区一样,需要搞清楚:哪些地方有市场需求,哪些地方有政策壁垒,哪些地方可以通过卖“铲子”而非直接挖“金矿”来获利。
02
本地融入,各地有各地的难
淘金热中,李维斯通过工装裤满足矿工需求,而非照搬原美国东部服装设计。AI企业同样需适配区域经济基因。不同市场的支付意愿和技术刚需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根据一个在国内尝试做AI Saas服务,后转战出海北美的企业负责人说,“北美用户愿为ChatGPT支付20美元/月,但中国同类产品超过30元人民币就会流失用户”。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擅长做"卖水服务"(如AI客服定制),而欧美企业更愿为标准化产品付费。
与美国相比,欧洲在AI发展上则展现出了极大的保守性。正如李开复所言,“不是言AI必称中美,而是欧洲太堂吉诃德。”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去年沮丧地表示:“我们欧洲人有点落后了。中国和美国对人工智能的投资要多得多。”
2023年美国AI私募投资625亿欧元,欧盟和英国不到90亿欧元,其中欧盟27国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约62.5亿欧元)。
而在政策立法中,德国的“工业4.0”框架对AI的关注点更倾向于伦理,而非商业化应用;法国甚至立法限制AI训练使用本国数据集,试图保护本土文化与隐私安全。这些政策上的保守性,构成了AI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天然屏障”。
德国科技公司SAP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克莱恩曾指出,过度监管可能会阻碍欧洲初创企业的发展。而谷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裁马特·布里廷也表示:“在欧洲开发、发布或使用技术,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困难。” 这种过度的监管让欧洲地区AI应用的进展缓慢。
图3:欧洲AI发展缓慢
对中国AI企业而言,进入欧洲市场不仅仅是技术竞争,而是需要重塑产品逻辑。如果在北美,一个AI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这一卖点快速吸引企业用户。但在欧洲,仅仅提供效率提升是不够的。在这里,企业需要强调AI的透明度、合规性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诺。据中桥调研数据,67%的中国AI企业因合规成本过高而放弃进入欧盟市场。
相比之下,其他市场虽监管较宽松,但在当地文化敏感度和内容审查也十分严格。例如,2024年,字节跳动旗下的Talkie应用便经历了内容审核的重大挑战。Talkie是一款通过个性化虚拟角色进行互动的AI产品,在美国市场曾一度占据下载量前列。然而,Talkie在上线后不久被从美国的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业内分析指出,这很可能与内容涉及到的文化和政治敏感性有关。
正如一些AI产品海外负责人直言,“产品本地化需要前置6-12个月完成文化适配测试。”
03
数据流通,成为最高的山
AI的本质是数据,而数据流通正成为AI企业全球化最大的挑战之一。
回顾历史,19世纪的淘金者如果想要成功,必须搞清楚黄金如何交易、运输和变现。同样,AI企业出海,必须弄明白数据如何跨境流通、如何合规使用、如何突破不同国家的监管限制。
不同国家对数据隐私保护和流通的监管政策各异,这导致了AI企业在全球扩展时的合规压力。例如,欧盟的GDPR(图4)(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全球最为严格的数据隐私法规之一。根据GDPR,企业在处理个人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存储在欧盟境内或经过欧盟国家的审查。印度政府则于2022年提出《个人数据保护法案》要求企业在印度境内存储和处理所有个人数据。意味着如果中国AI企业想要进入印度市场,就必须面临数据存储、处理和跨境传输的重大挑战。
图4: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全球最为严格的数据隐私法规之一
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监管,许多中国AI企业在扩展海外市场时,采取了“本地化”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策略,然而,数据流通的碎片化也导致成本上升和创新受阻。
在一场上海关于AI的闭门会议中,EqualOcean观察到,进行案例分享的10家AI及机器人公司中,9家都提出海外数据流通难题。“数据流通难题是共识,或许需要等待离岸数据中心的完善。”一位AI服务商企业主在采访中提到。
历史的隐喻仍在延续——当代AI出海企业或许不应执着于直接“挖金矿”,而应成为卖“铲子”的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问题在于如何最好地在本地进行融入”成为关键。历史反复验证,直接追逐风口者多沦为炮灰,而赋能生态者常成赢家。AI出海,或许可以放弃“技术万能”的精英视角,而关注“用技术解决社会的最大痛点”。正如成功的淘金者从来不是蛮干的人,而是那些能顺应环境、利用机会、调整策略的人。
同样,AI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立足,通过精准定位市场选择和需求、适应当地政策与文化、深度本地化重构,将自身嵌入目标市场的经济毛细血管中,例如,不盲目推AI产品,而是找到真正需要AI的市场;如果直接卖AI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或许可以考虑做AI工具、AI基础设施,帮助当地企业更高效地使用AI等等。
或许唯有如此,方能跨越一座座高山,在全球智能经济中掘得“真金”。
亿欧EqualOcean 近期活动
活动一
亿欧EqualOcean 出海全球化游学营日本站-5天4晚3城
游学档期:4月20-24日
行业前沿:大阪世博会
名校课堂:京大《新时代的日本市场机遇》
名企参访:京瓷、万协制药、大阪房产
商务联谊:三重县商工会议所
活动二
亿欧|EqualOcean携手行业伙伴定制了印尼海外考察行,一起去东南亚最适合中国企业出海的国家看看。还有少量余位,欢迎报名咨询。
除行程内的优质导师资源外,参与报名游学,可免费获邀出席黄渊普老师《新出海蓝图读书会》以及一对一定制咨询优惠。
「关于EqualOcean」
EqualOcean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帮助海外公司或机构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的新型智库与核心资源链接者。以"连接中国与世 界为使命",我们的核心优势是拥有业内最强的团队、连接官方和民间、打通科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全球资源网络。成立于2018年11月,旗下目前有新出海研究院、新出海学院、出海全球化百人会、媒体活动、黄渊普频道等产品,提供中英文深度报道和分析、全球化战略咨询、海外市场研究、出海标杆研学营、海外游学营、出海大会、出海闭门会等服务。
欢迎关注
EqualOcean中文站:
https://cn.equalocean.com/
EqualOcean英文站:
https://equaloc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