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印关税协议尚未达成,可能导致印度2025-26财年对美出口下降73亿美元。
2.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四国证券交易所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南亚区域资本市场合作。
3.印度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瓦雷能源在古吉拉特邦落成太阳能电池制造厂,总投资规模超300亿卢比。
4.由于现行GST制度存在问题,印度公共账户委员会建议全方位改革GST制度,推出“GST2.0”。
5.另一方面,印度教右翼势力与MAGA极右翼联盟在美国国内存在裂痕与危机,南亚各族群需采取措施打破困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31日 总第829期
本期编辑:范家菀 俞欣怡
审核:喻琬淋 石雅风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印部分行业关税。图源:Statista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3月30日报道,美国关税新政4月2日生效,但目前暂无迹象表明美印达成关税减免协议。3月25-29日,美代表团赴印进行双边贸易协议谈判。3月29日,印商工部宣布美印就“增加市场准入、减少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深化供应链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几周内将举行特定行业线上会谈,并在2025年秋季前完成BTA一阶段谈判。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知情人士透露,印政府将在谈判中向美要求“对等关税豁免”,但当前并无消息表明双方达成关税减免协议。据研究机构“印度评级和研究 ”(India Ratings and Research)估计 ,新关税政策恐致印2025-26财年对美出口下降73亿美元($7.3 billion)。此外,双方也暂并未明确贸易协定覆盖范围。专家表示,美寻求印向其开放农业市场,而印或严格把控“政治敏感”的乳业和农业,拒绝将上述领域纳入贸易谈判。
NEWS
2025年3月27日,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科伦坡证券交易所和达卡证券交易所的官员签署了三方谅解备忘录以加强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资本市场合作。图源:SECP巴基斯坦
《每日新闻》《商业标准报》3月29日报道,3月27日,孟加拉国达卡证券交易所(DSE)、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PSX)、斯里兰卡科伦坡证券交易所(CSE)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拟加强南亚区域资本市场合作。据透露,该备忘录将致力于为三方对话和联合倡议建立正式交流论坛,以促进三个市场在技术开发和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产品开发、监管合作、投资者保护、知识交流等领域合作。此外,三方将成立专门联合工作组负责合作框架的落实和具体实施。PSX在其声明中还表示,巴方专门在谅解备忘录下设置关键合作领域,包括1)系统开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联合举措;2)跨交易所培训计划和知识共享举措;3)新金融工具的合作开发;4)市场监督和投资者保护框架协调;5)探索跨境上市机会,并以此扩大投资者准入、促进经纪人合作伙伴关系和机构联系等。此外,CSE还表示,在斯完成债务重组、重新实现经济增长之际,该国希望与域内巴、孟、尼、马等4个区域前沿市场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此加强合作,推动南亚区域市场进一步繁荣。
NEWS
奇克利的新太阳能电池单元也可以制造Mono PERC太阳能电池。图源:《商业线报》
《商业线报》3月29日报道,印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瓦雷能源(Waaree Energies)旗下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厂3月29日在古吉拉特邦落成,瓦雷能源董事长希特什(Hitesh Doshi)、印人党古邦首席部长布潘德拉瓦(Bhupendra Patel)出席典礼。该厂是瓦雷能源首个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总投资规模超300亿卢比(约合3.51亿美元),计划年产能将达到540万千瓦。据悉,该厂采用了先进的TOPCon技术(注: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较传统的PERC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具有低衰减、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等优势),同时也保留制造传统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的能力。此外,瓦雷能源在奥里萨邦的硅片组建制造工厂也已在建设中,总投资规模高达900亿卢比(约合10.53亿美元),设计年产能约600万千瓦。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3月30日报道,印度公共账户委员会(PAC)正在审查商品和服务税(GST)框架,寻求全方位改革后推出“GST2.0”。PAC指出,现行GST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自2017年GST税改实行以来,税收补偿基金账户从未进行强制性审计。PAC指出,由于主计审计长公署(CAG)长期未“以适当格式收到账目相关信息”,以及该部门在审计方面的“消极”态度,导致GST税收补偿基金账户账目存在严重问题。据PAC初步核算,目前账目问题条目2447条,涉及金额高达3257.773亿卢比(约合38.08亿美元)。第二,现行GST税收流程存在问题,核心在于税收辖区划分不清,导致不仅政府税收延迟到账时有发生,企业也频繁遭遇退税延期、退税不全等问题,加剧企业现金流困境。第三,税收申诉和索赔案件处理缓慢,造成案件大面积堆积。PAC表示,截至2022年3月,共有19730起税务案件等待调查,涉案总金额高达1.45万亿卢比(约合169.51亿美元),且其中大多数案件已拖延逾两年。鉴此,PAC建议全方位改革GST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审计、改革税收流程和税收制度、提高案件和诉讼处理效率等,并在征求意见后推出修订后的“GST2.0”。
NEWS
图源:X
印度《印刷报》3月30日报道,莫迪首次访问印人党(BJP)意识形态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纳格浦尔总部,释放重要信息。2025年系RSS成立100周年,莫迪3月30日在RSS最高领导人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陪同下参观总部纪念馆。分析人士认为,莫迪此次访问RSS总部意义重大。一方面,在2024年印大选期间,BJP和RSS在权力分配等问题上出现分歧。BJP党主席JP·纳达(JP Nadda)甚至称“BJP不再需要RSS支持”,导致党团关系进一步恶化。大选结束后,BJP致力于加强与RSS的协同,定期会晤RSS人员,莫迪此访或表明党团关系持续改善。另一方面,BJP新一任党主席选举在即,而RSS在BJP高层人事任命中极具话语权。此外,分析人士还强调,莫迪访问RSS总部还表明“印度教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
NEWS
图源:PTI
《印度教徒报》3月30日报道,莫迪政府发起“清剿”“归降”行动后,“毛派”武装分子离队人数显著上升。为实现“2026年3月前消灭‘左翼极端主义(LWE)’”的目标,印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启动“心理战行动”,目标重塑“毛派”武装分子原有意识形态,劝说其主动投降,融入主流社会。据悉,CRPF已在恰蒂斯加尔邦部署约20个营,每个营均设有专门的情报搜集与分析小组。CRPF通过设立作战基地、动员当地居民参与劝降工作、敦促更多“毛派”分子自愿离队等方式加大清剿力度。目前,该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恰邦“毛派”分子离队人数同比翻番,已达280人。此外,印全国“毛派”冲突事件也由2010年的1936起锐减至2024年的150起。
NEWS
图源:《雅各宾》
美国《雅各宾》杂志(Jacobin)3月11日发表题为《印度教民族主义与MAGA联盟》的评论文章认为,近年来印度教右翼加速与MAGA结盟合作,其本质是推行印度教与白人至上的种族政治,恐加剧社会、宗教、种族分裂,海外南亚各族群应对此保持警惕,团结一致打破困局,重塑多元平等社会。本文作者普拉奈·索玛雅朱拉(Pranay Somayajula)系印度教徒人权组织(Hindus for Human Rights)宣传和外联协调员。
近年来,美国内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不断加速倒向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文中用于指代特朗普的政治基础)极右翼势力。2024年美国大选前,特朗普就有意争取印度教选民支持,此后更是任用知名印度教右翼人士担任政府要职,进一步增强双方联系。对此,印度教右翼团体则不断强化特朗普“印度教盟友”地位,与其形成所谓“双向政治奔赴”。此外,“印度教美国基金会” (HAF,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关系甚密)也复制美国极右翼策略,通过炮制“批判种姓理论”,将反种姓歧视政策污名化为“对印度教的不公”,以此强化“反觉醒”叙事。
实际上,在美印度教右翼与MAGA联盟系受美“反犹主义”启发,本质是零和博弈。其宣传核心是针对在美受众构建“印度教恐惧症”概念,割裂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锡克教徒等其他少数族裔,以“牺牲其他民族利益”换取所谓“印度教利益”。印度教右翼势力将美国印度教裔塑造为受害者,强化对左翼威胁认知,指控左翼反对种性歧视“危及”印度教徒。通过构建此类叙事,印度教右翼更容易与“白人至上”势力产生共鸣,进而结盟。同时,印度教右翼势力还大肆利用“模范少数族裔”叙事,将自身嵌入“白人至上”的种族等级体系,以此支持美种族政治。比如,“世界印度教大会美国分支”(VHPA)宣称印度教裔因“文化优越性”跳过其他少数族裔“贫民窟阶段”,是更勤劳、更有教养、更守法的群体等。
然而,在美印度教右翼与MAGA极右翼联盟也隐藏裂痕与危机。一方面,MAGA极右翼势力最终目标是建立“白人基督教民族主义国家”,其排外矛头将指向包括印度教徒在内的所有非白人群体。近期,特朗普强硬的驱逐移民政策、美社交媒体平台掀起反印度教浪潮、煽动对印裔移民仇恨等均表明MAGA恐难以成为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印度教右翼势力目光短浅,为迎合MAGA极右翼势力不惜支持美打击遣返打击印裔无证移民,损害大量印度教徒切身利益。这表明其幻想通过迎合美极右翼势力获得一定地位,但却忽视此举可持续性,因此终将沦为自身政治野心的牺牲品。此外,面对特朗普政府不利政策,印度教右翼势力四处推诿,将责任转嫁给左翼势力,以掩盖其迎合MAGA的责任,更加暴露联盟脆弱性。
为打破困局,在美南亚各族群需采取措施,拒绝“分裂政治”,打破印度教右翼与MAGA极右翼联盟恶性循环,促进南亚地区社会平等多元。一是要揭露印度教右翼与MAGA联盟实质,促使民众清晰地认识双方历史与内在联系,反对其分裂政治。二是警惕“印度恐惧症”叙事,拒绝印度教右翼妖魔化对其合理的政治批评,并防止将反印度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一概归结“反印度教行为”。三是团结南亚各个族群,构建多族裔联盟阵线。因此,需跨越种族界限,与拉丁裔、非裔、亚裔等其他群体合作,共同抵制印度教至上主义和白人基督教民族主义。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