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重庆市永川区宝峰镇龙凤桥河畔,柳枝抽出新芽,微风拂过水面,微波荡漾,几只白鹭在浅滩悠闲觅食。
这条河长1公里的龙凤桥河曾是宝峰镇的“生态伤疤”。得益于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适时对重点区域实施体检监测,有针对性地指导镇街开展水环境整治,通过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组合拳”,黑臭水体摘牌了,河水不仅不黑不臭了,有时还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新闻发布会现场(永川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3月31日举行的永川区水环境治理新闻发布会上,永川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永川区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完成永川区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和部分排污口整治,按要求将188个入河排污口信息录入系统,长江干流(永川段)入河排污口销号34个,推动永川区“治水”成效显著。
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牵头制定《2024年水质指标考核实施细则》,将7个千沟万塘考核断面水质类别由Ⅳ类提升为Ⅲ类,新增8个执行Ⅲ类的工业园区千沟万塘考核断面,千沟万塘考核断面执行Ⅲ类个数达29个。”该负责人介绍,永川还根据出境断面及重点断面在线数据,适时对重点区域实施体检监测,2024年实施体检监测点位184个次,有针对性地指导镇街开展水环境整治,安排专人跟踪重庆市水质自动监管平台,研判河流水质变化趋势,预警通报,确保问题及时整改。
开展临江河专项治理。牵头开展临江河“一河一策”任务,每周联合区河长办、区住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巡河,全年联合巡河45次,交办整改问题15个。开展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出动150余人执法人员,排查工业企业100余家次,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责令整改、约谈和限制管控。
永川美丽河湖(永川生态环境局供图)
牵头推进2024年永川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回头看”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印发《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保护“回头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永川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方案,按照“划、立、治、测、防、管”六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水源地监管,自查整改问题12个。
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永川区国考市考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大陆溪湾凼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优于Ⅳ类考核标准),临江河朱杨溪国考断面(氟化物)达Ⅲ类,临江河茨坝市考断面、小安溪双河口市考断面水质达Ⅲ类,2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
“三治融管”打造龙凤桥河碧水清波
“现在的龙凤桥河的变化,得益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在龙凤桥河边的一个小院,登东社区居民小组长谢克彪说,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人更有精神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龙凤桥河(永川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介绍,为守护龙凤桥河治理成果,宝峰镇聚智汇力,形成“三治融管”机制。
“小积分”换出大文明。宝峰镇在推进河长制的基础上将房前院后环境管理纳进村规民约,发现违反公约问题可获15积分/次,积分可换取鸡蛋、牙膏、洗衣粉等物品。村民唐尚莲说,全镇113块“红黑榜”成了最公平的裁判,6支管护志愿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沟渠、河边,大家从“旁观者”变成了“当家人”。
智能巡河终端让河流有了“火眼金睛”。专职巡河员随身带智能巡河终端,将巡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反映在巴渝治水-农村黑臭水体智慧监管系统中,同时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实时智能监测预警。据了解,自12套电子河长“上岗”后,17个问题都被及时解决。
2025年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
据介绍,2025年,永川将推进水质目标考核优化、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能等方面的工作。
以5个国考市考断面、23个水源地、17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目标,以全国美丽河湖创建为契机,以“3大工作机制、3大重点工程、3大专项整治”为抓手,优化实施水质目标考核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报表水质考核机制。
扎实推进圣水河、九龙河、一龙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牵头做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
结合重庆市美丽河湖创建与保护实施方案,将永川临江河、大陆溪、长江等流域统筹考虑,重点实施大陆溪、临江河生态修复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能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区流域水质。(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