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来国博,看中国探月工程20年

图片

4月1日,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展览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本次展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的“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

图片

嫦娥六号返回器、嫦娥六号降落伞

图片

玄武岩国旗。科研人员将玄武岩粉碎、融化后再拉成头发丝直径大概三分之一的细丝,把它纺成线,这样织成的特殊布料,做成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可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确保国旗在月面永不褪色。

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图片

观众在月兔号月球车1:1模型前

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烙下中国月面印记,从突破月背中继通信技术架设地月“鹊桥”,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而归。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

图片

在这个随嫦娥四号一起登上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生态罐里,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是月球上的第一片树叶。

展览生动讲述探月人以坚定信念将中华民族千年揽月梦想化为现实,系统呈现探月工程探索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智慧,深刻诠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新时代探月精神,充分展现探月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工程,为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注入的强劲动能,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图片

观众在互动展区

作为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的首站,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后续,还将启动探月精神宣讲、全国巡展等系列活动。(姜坤英)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