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闽南地区进入花粉过敏高发期。泉州市皮肤防治院最新数据显示,3月以来,过敏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该院副主任医师林俊杰指出:“气候异常导致植物物候期提前,今年圆柏花粉浓度峰值较往年提早两周出现,敏感人群需提高警惕。”
花粉过敏呈四大特征
气象监测显示,闽南地区春季(3—5月)空气中飘散三类高危花粉——
树木组:以圆柏、梧桐、柳树为主,单株日释放花粉量超百万粒;
杂草组:藜草与向日葵形成“过敏组合”,叠加效应加重症状;
花卉组:三角梅、水仙释放0.02mm级超微花粉,可穿透普通口罩。
林俊杰特别提醒:“3至5月份树属花粉致敏性极强,其致敏蛋白浓度是普通花粉的3倍,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与普通感冒不同,花粉过敏呈现四大特征——
鼻腔:阵发性喷嚏,每日超10次,清水样涕持续流注;
眼部:眼痒如砂砾摩擦,结膜充血呈“兔子眼”;
皮肤:面部突发地图状红斑,颈部褶皱区现接触性皮炎,周身红斑风团;
呼吸:夜间干咳伴哮鸣音,严重者出现“拉风箱式”喘息。
林俊杰强调:“若症状在晴天加重、雨天缓解,且持续3周以上,90%可能为花粉过敏。”
构建三维防护体系
时空管理:尽量避开10:00—17:00花粉飘散高峰,雷雨天后2小时内紧闭门窗,防范花粉“二次爆发”;
物理屏障:出门记得配备“六件套”——N95口罩(过滤效率≥95%)、全封闭护目镜、宽檐帽、长袖衬衫、高领衣物以及鼻腔过滤器;归家后执行“三步骤”:立即更换衣物、沐浴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精准用药:轻度症状可选择晨起口服氯雷他定(10mg/日),并配合人工泪液冲洗;若鼻塞严重则选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2喷),喷药时保持“低头嗅花”姿势;急救方面,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使用。
临床数据显示,特定食物会加剧过敏反应,如芒果、芹菜、香蕉、哈密瓜等,“当出现喉部紧缩感、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时,应立即拨打120!”林俊杰建议,反复发作者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阻力客观评估,并考虑个性化脱敏治疗。
还有这些事儿值得关注>>
1、总投资超2800亿,泉州60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惠安东湖公园一景
4月1日,泉州60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2827亿元。其中,产业项目501个,占比超八成。基础设施项目79个,年度计划投资128亿元。民生工程项目方面,随着洛江阳江文化园、泉港仁爱养老院(一期)、安溪晶瑞眼科医院、泉州台商投资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邻里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泉州师院附小北峰校区、惠安县东湖公园、泉州开发区冠儒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用,将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
2、泉州男子采草药坠入山谷,11根肋骨骨折 救援人员:用刀砍荆棘闯出一条路
近日,泉州南安市乐峰镇福山村一名男子采草药不慎坠入山谷。南安市梅山消防救援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有四个人抬担架,遇到比较低的树枝或者荆棘,只能用砍刀开路硬闯过去,同时还要保护伤者的安全。经医院检查,该男子摔断了11根肋骨,正进一步接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