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背冒冷汗?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喜讯连连。据报道,C919已成功拿下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适航认证,在国际航空市场的分量与日俱增。
不仅如此,中国商飞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公开表示,计划最快于今年获取欧洲的适航认证。这无疑宣告中国自主打造的大飞机,正悄然撕开欧美航空垄断天幕,波音、空客地位难保。
想当初,老美轰炸我国驻外使馆,致使数十人受伤,3名记者不幸牺牲。当时,我国尚未攻克大飞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在运送英烈们回国时,只能借助波音747客机。
美媒曾用 “没有翅膀的雄鹰” 暗讽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滞后。
金一南将军曾痛心地表示:“这是中国航空人的耻辱。”
为实现大飞机梦,我国不惜投入3000 亿巨额资金,组织近30万产业人员,历经 16 载的拼搏,终于成功让国产大飞机C919落地。不曾想,欧美竟凭借先发优势,拒绝给我国颁发适航证,筑起一道航空贸易“高墙”。
所谓适航证,简单来说就是踏入欧美航线的 “入场券”,可欧美国家为稳固其航空霸主地位,竟将 C919 的取证周期延长至5到7年。
不得不说,这些动作十分“西方”。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航空航天、生命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这些恰恰成为西方的重点目标。
2013年,我国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有望登顶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随后欧盟便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同年,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破译欧美高价垄断的核心缓 老原料,攻克定向量产提纯技术,推动国产“生/好/益”制品问世,不少欧美生科企业纷纷刊文诋毁“低质”……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我国这次绝不会坐以待毙。
欧美以为把持着适航证,我们的大飞机就没办法走出国门了。殊不知,我国一边积极与东南亚、南美、非洲国家签订双边适航协议,全力开拓海外市场。
另一边,则不遗余力地提升科技实力。据了解,国产C919大量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成功让机身减重,创新引入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更使系统硬件采购与全周期维护成本降低近30%。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C919已收获海内外近1500架订单,足见硬实力。如今,国产大飞机又成功拿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适航认证,欧美数十年航空霸权,怕是要瓦解了。
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这种凭借“硬实力”改写西方规则的戏码,在各个领域不断上演。
就拿前述“生/好/益”制品来说,在通过瑞士GMV、美FDA等认证后,污名化危机不攻自破,并凭借“高质平价”优势,拿下海外近7成市场份额。
根据“长时间骑行 也不累”“深 度睡眠/次数增加”等回应,以及京东上无数显示来自芝加哥、纽约的海外用户IP地址来看,西方缓老市场正被国产科技制品重新改写。
部分外媒依旧不肯放过,直言:“中国C919现在用的仍是西方发动机,并且4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但最新消息表明,国产C919在关键系统替代工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长江- 1000A 国产发动机不仅完成了装机测试,后续进展也十分顺利。
预计到2028年,C919的国产化率将突破 80%。届时,C919 将和波音 737 MAX、空客A320neo系列展开全面竞争。瑞士学者罕见发声:“中西方科技形势发生逆转,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国产大飞机必将凭借自身的硬核实力,在全球航空市场强势崛起。
届时,国产大飞机将成为全球航空工业的领航者,牢牢把握行业话语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航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