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清明·思丨慎终追远 遥寄相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图片







杏花微雨话清明


  当风里开始浮动着青草香,当柳枝抽出的新芽在细雨里舒展,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意的清明悄然到来。


  所有节气中,唯清明兼具节日身份,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吟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图片

清明·物候

图片





桐始华 

《逸周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


  桐树感应清明阳气,始开白花。其花皎洁,似雪缀枝,为季春信候。古人观此知春深,农事渐忙。






二候田鼠化为鹌鹑

《月令七十二候》云:田鼠化鴽,阴气潜藏。


  田鼠属阴,鹌鹑属阳。此时阳气盛,阴物遁形,田间少见鼠迹,而鴽鸟活跃。实为古人观察物候之形象表述,喻阴阳消长。






三候虹始见

《礼记·月令》曰:虹始见,萍始生。


  清明雨霁,云薄露微,日光穿雨成虹。见则兆雨润万物,萍草亦始浮水而生。


图片



清明·习俗
图片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里藏着节气智慧,“梨花风起正清明”的诗句中流淌着文化血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华夏先民以独特的习俗仪式,编织出一张连接天地、贯通古今的文化网络。

习俗一: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通过整理墓地、摆放供品、焚烧纸钱等方式,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家族记忆的守护。




习俗二:踏青游春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图片
图片



习俗三:放飞纸鸢




  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这些传承千年的仪式,既是对自然节律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当我们在柳色新新中祭奠先祖,在杏花微雨里放逐风筝,实则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共同编织着属于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图片



清明·追怀





困临流水坐苔矶。
兴逐乱红穿柳巷,
春入遥山碧四围。
芳原绿野恣行时,

  当春日的风拂过新抽的枝桠,当思念与追忆随纸鸢飘向远方,这个承载着“慎终追远”深意的节气,总会在我们心底泛起涟漪。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牵挂、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思念,都该有一处安放的角落。


图片


  此刻,我们为你点亮一盏“云端的灯”若你心中有想对故人诉说的思念,有想对先辈传递的敬意,不妨在此留言。那些藏在旧相册里的故事,那些刻在家族血脉里的传承,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精神坐标,都值得被听见、被铭记。


留言区将为你的心声静候

我们期待与万千读者

同寄一份清明的澄澈心意

愿清风捎信,明月传音,

让爱与思念在春风中

生生不息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