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和县博物馆举办“清明探春 草木知时”社教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4月2日,新疆新和县博物馆与县第二小学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探春 草木知时”主题社教活动,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实践中感受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自然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图片

讲解员正在和同学们做植物拓印作品 (齐曼古丽·萨塔尔 摄)

活动开始,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生动的PPT和趣味故事,为同学们讲述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及诗词文化,并结合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规律与农耕智慧。在活动现场,孩子们专注聆听、踊跃提问,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活动期间还穿插了《节气歌》的领唱,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索欲望。

在植物拓印体验环节中,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将植物叶子巧妙布局在帆布包上,拿起工具轻轻地敲击,不一会儿只见叶片脉络、色彩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现场顿时充满了欢喜。

一幅幅充满生机的植物拓印作品的诞生,将自然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充分展现了植物拓印艺术文化的魅力。在一片欢笑声中,同学们手捧着亲手创作的植物拓印画,集体进行了合影留念,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图片

合影留念 (齐曼古丽·萨塔尔 摄)

学生陈骏宇说:“今天的活动太有趣了!博物馆的老师用故事和手工制作让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希望明年我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活动的最后,工作人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传统美食青团的制作方法,并现场发放了青团,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品尝这一软糯香甜的美食。

学生易雪梅说:“这是我第一次品尝青团,很美味,感受到了‘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快乐教育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魅力,更是在学与做相结合的模式中激发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据了解,此次社教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新和县博物馆社会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融合实践的典范,为今后博物馆开发系列社教课程,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齐曼古丽·萨塔尔)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