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户外踏青、扫墓祭祖等活动大量增加,野外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那么户外活动时使用明火不当,会带来哪些危害?来看今天的消防实验室。
近期,全国因扫墓祭祖、野外用火不慎等引发的火灾案例不在少数。今年3月24日,安徽省歙县一居民姚某某野外祭祖烧纸时,引燃周边杂草,引发当地一林场山火,后经消防、公安、林业等部门联合全力扑救,山火被及时扑灭。3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一男子赵某某野外祭祀烧纸时,引发杂草火灾。从这些火灾中不难发现,因为当事人的疏忽大意才导致起火。事实上,户外用火时的麻痹大意,容易形成火灾隐患,一旦造成火灾,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那么,这些疏忽的背后具体是怎么引发火灾呢?对此,我们邀请消防员进行了三个实验来解答。
实验一:持续阴燃的隐患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在户外开阔地进行,消防实验人员首先将纸钱置于金属盆中点燃,待燃烧过后,表面看似已无明火。但消防员利用测温仪检测发现,纸钱余烬内部温度竟高达444℃。当消防员轻轻翻动纸钱灰烬时,两秒后瞬间复燃。
阴燃是一种没有明显火焰燃烧的现象
因此极易被忽略
若此时有树叶
纸张等物品掉落其中
极易引发火灾
春季大风天气频繁,不仅会让未燃尽的纸钱和火烛四处飘散,烧秸秆、烧山取肥等行为也更容易失控,从而引发大面积火灾。对此,我们请消防实验人员进行了模拟实验。
实验二:星星之火如何燎原?
消防实验人员让烧着的纸钱飘落在2米外的枯叶堆上。2秒钟后,枯叶便被引燃。30秒后,火势迅速蔓延,周边枯叶被大面积引燃。
你看这些看上去的小火
飘落之后容易引燃枯叶
尤其是农村
私坟都在山林
杂草枯枝多
无人看管更加危险
实验三:焚香背后的温柔陷阱
那么,没有火焰的香是不是就安全呢?消防员点燃祭祀常用的香,通过测温仪测试显示,香燃烧部分的瞬时最高温达到486℃。消防实验人员将刚燃烧产生的香倾倒在落叶堆上,3分钟后,树叶开始冒烟,紧接着燃起了小火苗,随后整个堆叶都被引燃。
从微微火星逐渐燃起明火
一旦火势失控
极有可能迅速蔓延
进而引发大面积火灾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共发生295起森林草原火灾,野外违规用火引发的达到170起。其中:烧荒等农事用火39起,祭祀用火35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或构成失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此呼吁大家
采用 鲜花寄托哀思的方式文明祭祀
若选择明火祭祀
务必确保人走火灭
杜绝任何安全隐患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