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罗女士的保险到期了,拿到了一笔钱。她准备把这笔钱存到银行,转了一圈后发现,不仅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降到了“1字头”,部分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甚至比3年期还低了0.35个百分点。
“存期越长收益越高”的
传统存款模式
悄然发生变化
保守型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市场
多家银行出现利率“倒挂”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都加入存款利率“倒挂”的行列。
从国有大行来看,“倒挂”现象主要体现在整存整取5年期利率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55%,低于其1.90%的3年定期存款利率。
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类似情况。中信银行3年期存款的利率为1.90%,与5年期存款利率1.60%之间存在“倒挂”。招商银行“倒挂”的定存期限更多了,甚至出现“存3年不如存1年”的情况,该行“灵动存”存款系列,1年期年利率为1.60%,2年期为1.70%,3年期为1.50%,5年期为1.55%。
探因
银行吸收存款难度下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存款利率“倒挂”呢?“这是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灵活进行调整的。”我市一家银行CFP(国际金融理财师)持证人黄丹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不同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资金期限结构均存在差异,对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往往不同。他认为,存款利率“倒挂”有多方面原因。“这反映出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即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所以中长期存款利率反而更低。”他说,部分中小银行短期面临流动性压力,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资金紧张的局面,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倒挂”,也与一段时间来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利率‘倒挂’现象说明当前市场资金面趋于宽松,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下降。此外,也可能是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短期且风险较低的领域,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说。
市民可到银行网点向理财师咨询。
建议
可选风险较低的短期存款
存款利率“倒挂”或将直接影响储户的存款决策――利率相对较高的短期存款,可能促使储户倾向于选择1年期至3年期的存款。不过,存款到期后,利率大概率会进一步下降,储户需要面临再投资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存款利率下调进一步带动存款向理财“搬家”。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实现规模大增。华夏理财、中邮理财、浦银理财、交银理财2024年规模增幅超过30%,光大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的规模增幅也超过20%。
普益标准指出,存款利率跌破2%之后,理财产品的相对收益优势显现,部分资金转向银行理财。不过,多数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相对较高的产品接受程度有限,机构仍需在风险匹配、投后管理、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
文/图 记者:郭舒晨
编辑:邵辰芳 校对:康水盛 值班主任:刘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