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刘集镇白羊村特色产业——林下赤松茸迎来了采摘期。如今,刘集镇依托特色菌菇产业,打造“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小菌菇撬动大产业”的致富路。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植物吗?这叫赤松茸,别看它小小的一只,营养价值可高了。”近日,刘集镇白羊村联合扬州华鼎星辰幼儿园开展菇菌研学活动,50多名学生和家长走进白羊村研学基地,开启菇菌研学之旅。
白羊村团支部书记陈宏康介绍:“白羊村特色林下菌菇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的菌种为赤松茸,也就是大球盖菇。大球盖菇每年8月份开始栽种,每年10月初栽种完毕。栽种完成之后,一般在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以后开始采摘,每年采摘一季。采摘周期约一个半月,高温以后就不再采摘了。”
在蘑菇采摘园内,一行行铺着底料的田垄整齐划一,田垄上破土而出的赤松茸,探出了红褐色的“脑袋”和白色粗壮的菌柄,仿佛一把把小伞在褐色土地上绽放,圆润饱满,长势喜人。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菌菇大棚,通过生动讲解和实地采摘,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蘑菇种植方式、生长环境等。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我了解了蘑菇的结构,跟爸爸采了一篮子的蘑菇,我觉得很开心,下次还想来玩。”
今年以来,白羊加强亲子游学、农民培训、党建活动相关的服务内容,探索出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文化和采摘为一体的旅游休闲项目,不仅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还为游客和学生提供了菌类科普教育和文化体验之旅。蘑菇采摘以来,已接待了4次亲子游学活动,接待人数超200人次。
2022年开始,刘集镇白羊村发挥本土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在树林中种植赤松茸。特色林下菌菇种植基地占地50亩,种植赤松茸约30亩,每年产量约6万余斤,销售额7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约4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人次2200余人次,实现村民增收20多万元。
陈宏康说:“白羊村菌菇种植基地主要是以鲜菇和干菇为主。鲜菇由工人们采摘后,进行现场打包,直接送往各个单位食堂以及酒店。干菇主要是利用烘干机将鲜菇烘干成干货,然后进行保存,保质期更久。”
今年,白羊村还引进了最新的冻干技术,最大程度锁住菌菇的鲜味和营养成分,确保菌菇的品相会更好,延长保质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陈宏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菌菇文化为产业基础,打造“菇的(good)”山庄,以菌菇带动其他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窦月
审核:赵国民
监审:王良生 豆维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