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8

评论

12

1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句“大哥我来了” 她用56年守护82座烈士丰碑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39字,阅读需5分钟

1.李爱云,一位江苏淮安的刘老庄连纪念园守陵人,为了履行年轻时对已故哥哥李云鹏的承诺,坚守了56年。

2.李爱云从小敬仰英雄大哥,1967年第一次来刘老庄扫墓,下定决心要在这里生活。

3.尽管面临艰苦条件,李爱云始终坚持,从插队农民到质检局干部,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4.为此,李爱云累计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覆盖受众20余万人次,传承红色精神。

5.李爱云希望更多人了解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事,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一支英雄的连队——新四军“刘老庄连”。82年前,82名勇士在江苏淮安刘老庄战斗中,面对千余名日军,用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诠释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连”精神。

图片

在江苏省淮安市青松环绕的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有这样一位“守陵人”,为了年轻时的一句诺言,远赴他乡,坚守一生。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爱云。

晨曦中的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苍松翠柏间矗立着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缓缓走上阶梯的李爱云,已经是连续第56个清明节来看望哥哥们。

图片

李爱云:大哥,我们今天又来看望你们,看望82位哥哥。

李爱云的大哥是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的指导员李云鹏。1943年3月18日,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中,包括李云鹏在内的82位勇士壮烈牺牲。

图片

“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这是在刘老庄战斗前,李云鹏寄给家里的家书。

图片

李爱云: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他对当时的抗战充满了信心,等胜利了,我就报着喜回家。我大哥的家书是对父母的一点安慰,第二个就说明自己的奋斗目标,按照自己救国的理想去践行。

图片

李爱云从小就对未曾谋面的英雄大哥无比敬仰,1963年,全家人从广播里得知李云鹏牺牲的准确地点就在淮阴县的刘老庄。1967年3月18日,19岁的李爱云随父母第一次来刘老庄给大哥他们八十二烈士扫墓。她说,那一天的景象如今仍历历在目。

李爱云:记得那天大概8点多,四面八方人像流水一样都涌到烈士陵园里面去,再仔细望望,哎呀,他们手里还有自己扎的那种小白花,有的拿在手里,有的挂在胸前。我说他们跟哥哥肯定是素不相识,我被当时淮阴人民缅怀烈士的那种场面感动、感染、震撼,我当时下定决心,将来我一定到大哥牺牲的地方来生活。

图片

为哥哥和连队里牺牲的战友们守墓,带着这句承诺,1969年7月,李爱云主动要求插队到刘老庄,她一个人走到30多公里外的沛县办理了户口转迁手续,来来回回跑了二三十趟,终于如愿落户,但当时当地的条件非常艰苦。

李爱云:我的手续全部办好了,就来这里插队,生产队长把我安排在生产队一间草房,门没有门框,只有两根柱子。但是我父亲说了这样的话,你要像你大哥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既然来了你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图片

从插队当农民到大队民兵营副营长、从质检所普通工人到质监局的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李爱云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组织上给予的很多优待政策也被她一一谢绝,特招去参军,她没有去;推荐去大学读书,她放弃了;安排回家乡工作,她拒绝了。

李爱云:八十二烈士当时只有17名留下姓名,还有65名无名烈士,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可是这些无名烈士连自己的家都没有找到。我很幸运找到了我哥哥,又到哥哥的身边,所以我不能走。

图片

1976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李爱云受邀来到当时清江市第七中学讲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事。这次宣讲让李爱云深深感到,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这样的红色历史去教育、去引导。从那以后,李爱云把宣讲红色历史作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收集历史资料、走访党史专家、深入实地采访,开始了她红色故事宣讲之旅。

图片

李爱云:亲爱的刘老庄连红军小学的同学们,大家好,80多年前,就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地,渗透着八十二位烈士的鲜血……

学生:听了李奶奶的话,我深受感动,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

图片

鉴往事,知来者。截至目前,李爱云累计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覆盖受众20余万人次。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烈士精神血脉,李爱云从女儿6岁起,每年也都会带上她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扫。李爱云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把八十二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

图片

李爱云:我的愿望就是说我要讲好八十二烈士的故事,让更多的青年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烈士的精神在他们身上能够闪光,能够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吴天白 杨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