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景
对爱的认知和理解,父母无疑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的漫长岁月里,我渐渐领悟到爱的真谛。
父亲早年任职于邛崃市供销系统。名山百货公司(当时名山归邛崃管辖)组建时,他响应号召,奔赴新岗,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工作历程。母亲原在邛崃“三八针织厂”辛勤劳作,孕期一次意外用药,让她听力逐渐衰退,加之家中孩子众多,嗷嗷待哺,便辞去工作,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柴米油盐。自那以后,父亲独自挑起养家的重担,成了家中坚不可摧的“顶梁柱”,为家人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
母亲满心牵挂着在外奔波的父亲,总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生活起居上,她的关怀细致入微,好似春日暖阳,时刻温暖着父亲及全家。每有美味佳肴,她总是压抑自己的馋意,先让父亲大快朵颐,然后才顾及孩子们的需求。有时炖了鸡,她就像守护稀世珍宝一般守在父亲身旁,将孩子拒之“千里之外”,生怕孩子们嘴馋争抢。可父亲又怎么忍心独自品尝这份美味?他常常趁母亲不注意,像顽童一般迅速把美食塞进孩子们口中。有时母亲会等孩子们酣然入梦,才轻手轻脚地端出炖鸡,让父亲能安心享用。可父亲不想独食,也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一份,好在清晨的阳光洒进屋子时,让孩子们也能品尝到这份甜蜜,打打牙祭。为此,母亲总是嗔怪父亲,父亲也佯装“责怪”母亲,两人虽常为这些小事“闹别扭”,可他们之间的爱意,却在这一来一往中愈发醇厚,如同窖藏的美酒,越陈越香。
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最深。那年父亲大病初愈,身体还很虚弱。母亲特意早早起床,精心挑选食材,为父亲炖了一只滋补的鸡,满心期许这鸡汤能让父亲尽快恢复元气。在那个物资匮乏、多数日用品都需凭票供应的年代,肉类对普通家庭来说,无异于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我们几个孩子围坐在桌前,眼巴巴地盯着父亲面前的鸡肉,小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也好想吃呀!”父亲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心中满是疼爱,毫不犹豫地将炖好的鸡撕成几大块,把肥美的鸡腿、诱人的鸡翅膀、小巧的鸡脑壳,一一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欢呼雀跃,顾不上许多,瞬间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鸡肉就进了我们的肚子。母亲见状,又气又急,顺手拿起织毛衣的签子,轻轻落在孩子们身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懂事!不懂事!真是不懂事!”父亲见母亲打孩子,心中的火“噌”地一下冒了起来,一气之下,将剩下的鸡肉和鸡汤 “哗”地倒在了地上。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转身,快步跑进里屋,伤心的哭声瞬间传了出来。父亲顿时慌了神,手足无措地呆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默默地走进房间,坐在母亲身旁,轻声细语地劝慰。渐渐地,母亲的哭声变成了低声啜泣。我和弟妹们则面面相觑,低着头,仿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满心愧疚。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由于生活的操劳和脾气的犟倔,母亲的听力越来越差,后来几乎失聪。平日里无论大事小事,都需我们对着她连说带比划。好在早年母亲曾读过几天私塾,认得一些字,和孩子们之间平常主要靠写字交流。碰上复杂的事情,比划和书写也难以说清,孩子们难免不耐烦。可父亲在母亲面前,永远是最有耐心的那个人。神奇的是,一些我们怎么也表达不清的事,父亲简单比划几下,母亲就能心领神会,仿佛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紧密相连。实在比划不清,父亲就会耐心地写下来,有时为说清一件事,要写好几页纸。那些文字,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的温度,从头到尾连贯起来,宛如一部情节动人的家庭小说。一年下来,父亲给母亲写的东西摞起来竟有厚厚一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浸透着深沉炽热的爱意。
这样的平凡小事,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多如繁星。作为儿女,我们日复一日地耳闻目睹,怎能不从中受到深深的启迪!父母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却用无声的行动,为子女们传递了世间最为珍贵的品德与操守。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她为我点亮的那盏爱的心灯,依旧熠熠生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狂风暴雨、艰难坎坷,都因这束光而变得温暖且充满希望。它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怀揣着爱的晖采,始终坚定地勇往直前。
乙巳蛇年清明,谨以此文祭奠远在天堂的母亲!
王景,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顾问。从军33载,从政10年有余。有数百篇作品发表于军地报刊。出版文集10余部,约380多万字。多首歌词被全国名家谱曲、演唱。军事研究论文曾在全军和大军区获奖。曾被聘任军事院校客座教授和中国“百科全书(军事卷)”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