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2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说说图书封面上被用错的钱币 | 借“钱”说事57

启风/文

古代史图书,尤其是经济、贸易相关的,有不少在封面设计都会用古钱币这一要素。古钱币用好了,自然能增加图书的吸引力,可一旦用错了就不免有些尴尬。

第一本错的就比较严重。台湾学者廖隆盛《国策·贸易·战争:北宋与辽夏关系研究》一书封面上有三枚钱币,两枚靖康通宝,还有一枚写着“圣宝”二字。靖康通宝铸于北宋末年,是宋钦宗的年号钱,这没什么疑问,可那枚“圣宝”是什么钱呢?答案是天平天国铸币。

图片

图:《国策·贸易·战争》封面


太平天国铸过很多种钱币,有大钱,也有小钱,钱文变化无常。最常见的一种是正面为“天平天国”国号,背面加横书或竖书的“圣宝”二字。另外也有一种,正面仅写“天国”,背面是竖排的“圣宝”。太平天国起自拜上帝教,有圣库、圣兵,自然也要有圣宝。

图片
图:天国背圣宝钱(邓通拍卖2020年秋季拍卖会拍品)

廖隆盛一本写宋、金、辽的书竟拿太平天国钱币做封面,你说奇怪不奇怪?

第二本封面用的钱币全是“象征图”。萧清的《中国古代货币史》是一本再版的经典老书,封面上几枚钱币的钱文倒是都对,但大家有没有觉得太过整齐划一了?这恐怕是电脑统一做的图,风格、大小、颜色全都一般无二,看不到一点古代气息。

图片
图:《中国古代货币史》封面

具体来说,封面上一共选了七种钱,即半两、五铢、大泉五十、货泉、小泉直一、开元通宝、通正元宝,其中竟有三种是使用时间很短的新莽钱币,缺乏代表性。它们相互间本应有着较大差别,尤其历史上战国、秦朝和西汉早期铸造的半两钱都没有外郭,即便是汉文帝所铸“四铢半两”,外郭也极少有如《中国古代货币史》封面上那么规整的。

图片

图:古泉园地上拍过的一些战国半两和秦半两


这些钱币都是五代及以前的品种,其时铸钱原料为青铜,断然不会出现封面上这种常见于明清传世钱币的黄亮色。

作者萧清早在2008年即已去世,如果这位老教授还活着的话,恐怕不会同意用这种钱币图片给自己的书做封面吧?

封面钱币用得好的例子当然也有。葛承雍《大唐国库》是《唐代国库制度》一书的再版,增加了大量彩图。这本书封面、封底用的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等都是锈色古朴的真币,有着天然的历史感。

图片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钱可能是翻拍自博物馆馆藏,封底左下角和右下角各有一枚钱币背面还带着考古工作者用白色笔写下的编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