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7

1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关税对指数可能是一次性冲击 | 信达策略

AI划重点 · 全文约3578字,阅读需11分钟

1.关税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但对A股指数可能是一次性冲击,因为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房地产去杠杆周期、各行业去产能周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出口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关税冲击会拉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震荡的时间,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

3.由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比出口更重要,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的最优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自由贸易或贸易保护只是实现最优组合的一种方式。

4.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银行钢铁建筑(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国内政策敏感高和低PB修复) > 地产消费(国内稳增长力量估计还会继续发力) > 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樊继拓投资策略
信达策略研究
1
策略观点:关税对指数可能是一次性冲击
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但对A股指数可能会是一次性冲击。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房地产去杠杆周期、各行业去产能周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出口的影响或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关税冲击会拉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震荡的时间,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比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虽然冲击大,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所以股市并没有跌回熊市,只是调整到了震荡区间下沿后,继续上行。主要证据:(1)20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期间,大部分行业都处在产能格局较好的位置,虽然对居民生活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影响较大,但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和A股指数的角度,时间比较短暂。(2)2018-2019年,中美贸易冲突期间,熊市出现在2018年,2019年出口数据真正下滑的时候,对股市已经影响很小了。因为2018年国内去杠杆,社融明显大幅下降,2019年去杠杆结束,社融企稳回升,股市走牛。这说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比出口更重要。
(1)短期:关税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但对A股指数可能会是一次性冲击。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大概率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是对A股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得那么大。上一次影响全球的宏观事件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所有国家和行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期间美股的跌幅远大于A股。从股市层面来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2015-2018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破灭、金融去杠杆等事件,让国内股市几乎大部分行业都经历过了去泡沫、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周期,股市整体估值较低。20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期间,大部分行业都处在产能格局较好的位置,虽然对居民生活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影响较大,但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和A股指数的角度,时间比较短暂。这充分说明,国内各行业本身产能周期、A股本身牛熊周期如果处在较好的位置,黑天鹅式利空冲击往往会比较短暂。
图片
(2)1-2年的影响:出口影响小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2018-2019年,股市调整较大主要出现在2018年(贸易摩擦的前期),2018年底-2019年出口数据真正下滑的时候,对股市已经影响很小了。而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国内去杠杆的过程,2018年社融明显大幅下降,股市熊市,2019年社融企稳回升,股市走牛。这说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比出口更重要。我们认为,鉴于之前三年地产下降周期逐步进入尾声,2025年国内稳增长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力量逐渐增强,这对牛熊市的影响比出口更重要。
图片
(3)长期影响:我们认为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的最优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自由贸易或贸易保护只是实现最优组合的一种方式,稳增长或刺激消费也只是实现手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通过融入全球化,成功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也是二战之后大部分后起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但如果回顾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能够看到,有些国家并不是通过传统的自由贸易崛起的,而是通过移民、海外殖民地扩张等方式发展起来的,美国政策的变化,也是这一历史背景的映射。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只要能够完成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的更好组合,都能促成经济发展。鉴于中国经济制造业的优势明显,我们已经度过了要完全依赖出口启动经济的阶段,在当下的环境下,大概率可以做到进退有度。
(4)短期A股策略观点:关税冲击会拉长震荡时间,大概率不能改变牛市趋势。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房地产去杠杆周期、各行业去产能周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出口的影响或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关税冲击会拉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震荡的时间,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比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虽然冲击大,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所以股市并没有跌回熊市,只是调整到了震荡区间下沿后,继续上行。
图片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银行钢铁建筑(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国内政策敏感高和低PB修复) > 地产消费(国内稳增长力量估计还会继续发力) > 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2024年10月以来的震荡期,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流动性充裕但盈利较弱,所以投资者偏向博弈性风格。其实如果观察历次牛市(2005-2007、2014-2015、2019-2021),不管是否是盈利驱动的牛市,低价策略都容易在指数大幅上涨的后期至震荡初期有较强的超额收益。而一旦市场进入震荡期后期,低价策略大多会失效,指数新一轮中枢回升,大多不是由低价策略带动的。对于大小盘风格来看,牛市期间的每一次震荡,大概率是大小盘风格转变的拐点,震荡结束后,新的上涨波段大概率大小盘风格和之前不同。比如2020年7-9月震荡期之前的4-7月,市场风格偏小盘,但2020年8月-2021年初,风格转向大盘。2014年-2015年1月震荡期间的2014年9-12月,市场风格偏大盘,之后的2015年1-6月,风格转向小盘。站在当下来看,我们认为市场震荡末期,在新一轮上涨之前,大概率会提前观察到风格转向大盘。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银行)、破净类价值股(钢铁)。
图片
2
本周市场变化
本周A股主要指数均下跌,其中上证综指(-0.28%)、上证50(-0.65%)、中证500(-1.19%)跌幅较小,创业板50(-3.54%)、创业板指(-2.95%)、中小100(-2.93%)跌幅较大。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下跌,其中公用事业(2.55%)、农林牧渔(1.51%)、医药生物(1.20%)领涨,汽车(-3.54%)、电气设备(-3.51%)、家用电器(-3.46%)领跌。概念股中,中韩自贸区(6.59%)、动物疫苗(4.85%)、青蒿素(3.84%)领涨,基因编辑(-20.72%)、OLED(-15.88%)、邮轮(-15.75%)领跌。
图片
图片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本报告完整版请参考信达策略团队发表的研报全文。
本文源自报告:《关税对指数可能是一次性冲击》
报告发布时间:2025年4月6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李畅 S1500523070001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分析师声明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免责声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信达证券制作并发布。
本报告是针对与信达证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信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电话、短信、邮件提示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是基于信达证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编制,但信达证券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最初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涉及证券或投资标的的历史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保证。在不同时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致使信达证券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对此信达证券可不发出特别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信达证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会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
本报告版权仅为信达证券所有。未经信达证券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若信达证券以外的机构向其客户发放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信达证券对此等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同时不构成信达证券向发送本报告的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如未经信达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信达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重要拐点相关报告回顾
【2025-03-02】可能是向上突破前的最后调整
【2024-12-13】政策>流动性>盈利——2025年度策略
【2024-06-28】新风格,新牛市——2024年中期策略
【2024-02-04】流动性风险可能到了尾声
【2023-12-05】步入牛熊转折年——2024年年度策略
【2023-03-12】股市进入波折期
【2022-12-10】先Beta,再Alpha——2023年年度策略
【2022-11-06】比4月底更值得进攻
【2022-05-10】静待V型反转——2022年中期策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