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4

1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足降薪后,前国脚出声了

中国足球的薪资争议就像个越滚越大的雪球,从十年前金元足球时代的千万年薪,到如今500万的顶薪天花板,这个数字游戏背后牵扯着整个行业的筋骨。

前国脚徐亮最近在直播中那句"不能再降了"的呐喊,把球迷们早就嚼烂了话题又炸出了新火花。但仔细听听各方声音就会发现,工资单上的数字只是个导火索,真正引爆的是中国足球积攒多年的系统性问题。图片

图片 

限薪令这剂猛药确实刹住了俱乐部烧钱竞赛的疯狂。记得十年前恒大横扫亚冠那会儿,外援们拎着行李箱来中国,走的时候能买下整条街。图片

现在别说天价外援,就连本土球星的工资都缩水到巅峰期的三成。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中甲主力月薪不足万元,确实不如外卖小哥风里雨里的收入。

图片 

徐亮拿日韩球员薪资说事不是没道理。日本J联赛本土球员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币280万,看着比中超低,但人家商业代言和转会分成能再挣两倍。咱们的球员呢?商业代言这块蛋糕基本被几个国脚分完了,多数人只能靠死工资。更扎心的是,同样在亚洲踢球,日韩球员能轻松跳槽欧洲联赛,中超球员就像被焊死在铁板上,转会市场估值比三年前跌了四成。

图片 

青训断层的危机比想象中还严重。山东鲁能足校去年招生,U13梯队报名人数比五年前少了六成。家长们扒拉着计算器:孩子要是踢不出来,18岁退役当教练月薪八千,还不如好好读书考个二本。图片

这种现实考量直接反映在球场上,国足最近招入的00后球员,停球三米远的场景居然能剪出集锦。徐亮说的"20万充值留队"潜规则,在这个节骨眼上更显得刺眼——没钱连青训门槛都摸不着,还谈什么人才选拔?

图片 

球员们的生存状态也分三六九等。当红国脚住着别墅开着超跑,替补球员却在二手平台卖球鞋。有个中乙球员跟我算过细账:每月工资扣完税剩两万二,房贷车贷就去掉一万五,训练受伤还得自费理疗。图片

这种经济压力下,要求球员全心投入训练确实强人所难。更魔幻的是,某些直播平台搞起了"足球主播海选",开价月薪五万挖角职业球员,这可比在场上拼死拼活来得轻松。

图片 

联赛商业化这堂课,咱们确实该向日韩补课。J联赛的周边产品收入占总营收35%,中超连5%都不到。

图片 

横滨水手队去年光球衣定制就卖了50万件,咱们的俱乐部商店还堆着三年前的库存。更别提转播分成这块大蛋糕,英超保级队每年能拿10亿转播费,中超冠军才分到8000万,这差距可不是降薪能补上的。

图片 

限薪令就像给高烧病人敷冰块,能暂时降温却治不好病根。真正要解决的是整个足球产业的造血功能——为什么我们的商业赞助商只盯着冠军球队?为什么社区足球场宁可改成停车场?为什么孩子踢场球比上补习班还贵?

图片 

这些问号不拉直,薪资争论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听说足协在研究"浮动薪资制",赢球奖金上不封顶,这倒是个好苗头。要是能把商业开发、青训投入、联赛管理这些环节都盘活,球员薪资自然能找到合理水位。

 

​​参考资料:​​

 

网易订阅《足球运动员年薪降到500万后,前国脚:别降了!球员就该挣高薪》

足球报《中日韩联赛薪资体系比较》

新浪体育《国脚薪资调整与联赛发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3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