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213

评论

193

80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昨天还骂得起劲,今天就求谈判?特朗普这张“脸”,变得比股市还快

堂堂“世界第一大国”的领导人,现在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活脱脱像个情绪失控的商贩——昨天还在社交平台上口沫横飞、连发两帖怒怼中国,今天坐在空军一号上,居然就转头说起“愿意谈判”了。美其名曰“设前提”,实际上不过是特朗普式认怂的一种惯性演出。

别误会,他开出的所谓“谈判条件”是——中国必须“解决与美方的贸易逆差”。这话乍一听像是老调重弹,但细看用词,味道已经不一样了:过去特朗普动辄是“消除逆差”,如今换成了“解决”,一字之差,透露的却是底气的转向。

这背后,正是一场外交“心理战”里,美方从“端茶等上门”到“亲自敲门讨好”的微妙转折。

图片

狂飙两天后突然“理性”?特朗普被现实打醒

这两天的剧情走向,用“啪啪打脸”来形容毫不为过。

据福克斯新闻爆料,特朗普在返回华盛顿途中突然“恢复理智”,对随行记者表态说,“愿意与中国谈判,但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语气,比起前两天“中国必须如何如何”的高调威胁,已经明显放缓。显然,他心里清楚,这次对手不像柬埔寨和越南那般软手软脚,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出一套组合拳,让白宫措手不及。

舆论一边倒,美股接连暴跌,物资被抢购一空,抗议在全美超七成州爆发……这些现实的“重锤”,一锤砸在特朗普自信心上,一锤敲在他2025年的政治算盘里。

他的失态不是偶然,而是意料之中的必然。当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建立在社交媒体情绪上,其崩塌也只需要一记反制动作。

“解决”而不是“消除”?美国是进退维谷的选择

特朗普嘴里的“解决贸易逆差”,这个说法值得深究。

对比之前的用词——“消除逆差”,那是典型的单边强压、逼迫对方吞下苦果;而如今的“解决”,更多暗示的是一种“可协商”、“愿意互相让步”的姿态。

换句话说,不是特朗普突然变得通情达理了,而是他终于意识到:这盘棋,不是他一个人下的,也不是他能靠“发推特”赢下来的。

其实在此之前,特朗普还搞出了两个让外界摸不着头脑的谈判“筹码”:要我们“解决芬太尼问题”,还要我们批准某项网络平台交易。这些要求连美媒自己都说“不成比例”,可如今看来,那些不过是特朗普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谈判筹码的障眼法,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他最在意的——贸易逆差。

可惜,他这张牌已经被中国识破,反制已至,再提谈判,只能换个腔调,装出一副“我们来解决问题”的样子。

中国不动如山,美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特朗普显然没预料到,中国的反应如此雷霆万钧、毫不犹豫。一旦动手,就是不留余地的全线出击,打在要害,击中软肋。这与此前那些按照美国剧本走的“小国谈判”完全不同。

当美方还在幻想像之前对越南、柬埔寨那样“静坐等上门”的时候,迎来的却是一波猛烈的反制。

这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冲击,更是一种战略判断的失误:特朗普自以为握有主动权,结果发现,对手并不按套路出牌,反而直接打乱了他的政治节奏和国内舆论操作。

股市暴跌,是市场用脚投票;抢购潮,是民众用钱包投票;七成州的抗议,是社会用怒火投票。这一票票,砸在川普的面子上,声音格外响。

“今天谈,明天翻脸”,这就是特朗普的谈判风格

当然,别指望特朗普这次是真的“回心转意”。

他的行事风格,从来都不靠逻辑驱动,而靠情绪牵引。他今天说愿意谈,明天可能就会换个说法说“他们不配”。这不是理性决策,是典型的特朗普表演风格。

但即便如此,这一次他主动提出“谈判”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信号了——风向变了。不是中国的姿态改变了,而是美国的底气快耗尽了。

贸易战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舞台剧,更不是一场靠推文左右胜负的赌局。它牵扯的是国家战略,是全球供应链,是政治命运。而当特朗普开始在全世界面前低头放软、提出条件求谈,谁都知道,这场他原以为能一锤定音的“贸易交锋”,正变成一场艰苦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长期博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8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