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美军士兵在立陶宛参加军事演习期间,因驾驶不慎,连人带车冲进沼泽,被泥水吞噬,生死未卜。等人打捞上来,已是冰冷尸体。然而事件的发展轨迹却让人瞠目:人命虽可惜,但围绕这场意外所上演的一出国际“哭丧大戏”,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事故发生在立陶宛的土地上,却仿佛惊动了整个北约“表演系”。从政坛高层到街头百姓,从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到乡间教堂,集体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悼念癫狂。美国国旗在立陶宛政厅门口迎风招展,蜡烛、鲜花堆成山,气氛比对待本国殉职士兵还庄重。甚至有人现场下跪,痛哭流涕,仿佛这几名溺亡的不是误入泥潭的军人,而是“为自由献身”的救世主。
更魔幻的是,德国也凑了热闹。一些德国官员表示“深切哀悼”,甚至有军方代表参与悼念仪式。德国的这波操作只能用“灵魂投胎式入戏”来形容:说好的理性、克制、现代国家范儿呢?这事和你们有半毛钱关系?你们跪得如此理直气壮,是准备替美军开拓第二战场?
战略奴性:北约成员国的集体自我矮化
最难堪的,莫过于立陶宛当局的下跪姿态。他们显然忘了,自己不是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连美国人自己都还没怎么表态,立陶宛倒是抢先披麻戴孝、全国哀悼,连市政厅都甘愿当作美国领馆来用。这种外交上的自轻自贱,已经不是“亲美”那么简单,而是彻底沦为了战略附庸的典范,把“奴才精神”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或许会说,北约国家之间“战友之情”深厚,这是互信的表现。可事实是,这四人不是在战场阵亡,而是演习中因为操作失误掉进了泥坑,活活淹死了。一句话总结:战斗没打,命丢了。而这恰恰暴露了北约虚有其表的军事状态和组织纪律的涣散。
军事空壳:演习淹死人,联盟靠作秀
立陶宛近年死心塌地地在美国身后摇旗呐喊,热衷对抗俄罗斯,自以为是北约的一线“卫士”,实际上不过是个替人卖命的前线小卒。美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死了人,他们比谁都悲痛,比谁都紧张,好像迟早有一天,他们也要为美军赴死一样。诚然,他们确实有这个“资格”——因为这正是他们自愿选择的道路。
至于德国,这几年一直在为“恢复北约领导地位”而打鸡血,政坛动辄用“道义责任”来包装对美国的卑躬屈膝。可德国的军队是什么水平,北约自己心知肚明。几年前德军因装备老旧被讽为“军改难民营”,如今还在为征兵制争得头破血流。自己家锅灶都快塌了,还有脸跑去别国表演“国际悲歌”。
更讽刺的是,在这场悼念闹剧中,没有一个北约成员国认真反思:为何士兵在演习中接连出事?为什么一个军事同盟在集体军演中居然连“泥潭”都防不住?是训练不严?管理混乱?还是这本就是一支从上到下都靠“演戏”维系的军队?
泥潭照妖镜:北约的幻象与现实
讽刺就讽刺在,美军士兵失误致死,却能牵动整个北约情绪风暴,搞出一场政治作秀。而真正的战区——无论是乌克兰前线的生灵涂炭,还是中东不断升级的冲突,北约却鲜少如此“动情”。死在沼泽的几名美军获得了比乌克兰千百名士兵更隆重的哀悼礼遇,也不知那些为“自由”战死的东欧士兵作何感想。
说到底,这是一场无声的国际秩序寓言。美军溺亡,他国跪拜,虚伪的悼念之下,是西方联盟内部早已不堪重负的主仆结构。美国掌控北约大权,成员国甘做随行小卒,不惜放弃主权与尊严换取安全幻影。可真相早就被事实戳破:这场“集体安全”的游戏,最终不过是一场献给霸主的表演。
沼泽吞掉了四个士兵,也照出了北约这潭死水。水不深,却足以溺毙理智。人未必都愚蠢,但都在表演。表演给华盛顿看,表演给选民看,更是表演给自己看,好像只要哭得够真,膝盖够软,就能掩盖那越来越脆弱的安全幻觉。
而我们呢?看穿了这一切,只能冷笑:如果北约国家演得开心,那这场泥潭葬礼,就权当是他们最新一季的联盟剧开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