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护航暖民心 多元服务增幸福
永清县燕南黎明巷社区开展“服务送上门 倾情护民生”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永清县以“爱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引领,通过健康义诊、知识科普、便民服务等形式,在永清县城区鑫琳社区等8个社区开展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在健全治理体系、破解治理难题、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努力书写基层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该县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整合医疗资源,打造多层次健康服务体系。温馨佳苑城北、金三角等社区联合专业医护人员,为居民开展慢性病管理、急救技能培训等健康讲座,并免费提供血糖、血压检测服务。虹光社区联合乡镇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包括B超、心电图等项目的免费体检服务,同步讲解日常保健知识,发放公共卫生宣传资料,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永清县还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特色活动,将健康关怀融入生活场景。玉麟府西街社区通过“微心愿征集”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独居老人上门体检;康宁社区提供义剪、家政培训等便民服务,解决居民生活难题;花苑宏业道社区结合春季流行病高发特点,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入户普及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从社区义诊到入户检测天然气安全,从妇女健康讲堂到中医文化推广,永清县各社区正以党员志愿服务为纽带,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温情脉络,让关怀与温暖浸润千家万户。“过去觉得体检要跑医院太麻烦,现在社区每月都有义诊,还能随时咨询医生,心里踏实多了!”金三角社区居民刘淑芬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永清县将继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建立基层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入户做好普及急救知识等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努力推动健康咨询、预约服务的指尖办理,让居民享受全天候的关怀与服务。
公交办卡送上门 便民服务零距离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近日,永清县交通局运输管理站、永清县公交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刘街乡南大王庄村村民委员会,现场为南大王庄村、刘家场村、四道堼村、第四村、武家窑村等村65岁以上村民免费办理公交老年卡。
办理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引导居民有序按号等候办理公交卡,一边耐心向居民讲解乘车安全指南、公交卡类别、使用注意事项、年检方法等常识。
自2022年起,永清县通过整合农村客运班线、引入专业化运营企业等方式,对原有客运线路、车辆等进行功能整合。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入纯电动公交车58辆,开通14条城乡公交线路,总通车里程373公里,日运送乘客3000余人次。公交线路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100%。公交票价统一为2元,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伤残警察、残疾人等免费乘车。同时,可选择刷卡、微信、支付宝和现金方式支付,大大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
为解决65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未及时获取办卡信息等问题,永清县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变“窗口服务”为“上门服务”。去年以来,永清县交通局运输管理站和永清县公交公司组建专业服务队,配备移动制卡终端、人脸识别等设备,走进村街、社区,累计为群众办理免费老年卡、助残卡10400张,打通了公交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村街、社区、企业开展办卡服务工作,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群众绿色、便捷出行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永清县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姚海伦说。
香河县残联为412名残疾人发放适配辅助器具
近日,香河县残联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集中发放活动,扎实推进精准助残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难题。
活动前期,香河县残联组织镇、村两级残联专职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开展辅助器具需求调查,对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逐一登记汇总,全力做到人群精准、服务精准、适配精准。
发放现场,工作人员逐一核对信息,保证发放无误,并认真帮助残疾人组装调试,耐心细致地为残疾人及其家属讲解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辅助器具。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适配服务。此次活动,共为412名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了轮椅、手杖、腋拐、坐便椅、浴椅、助行器、助视器、盲杖等十余类产品,共计412件,并已完成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录入工作。
香河县残联将持续加大扶残助残惠残工作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切实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大力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文图:廊坊日报综合
编辑:张翠伶 张曦
审核:王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