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为当事人调解矛盾纠纷。受访单位供图
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田县综治中心投诉后,裴某和沙某的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顺利化解。
3月26日,和田县综治中心接到和田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推送的信息:裴某与沙某因土地流转合同产生纠纷,需综治中心协调解决。
和田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与裴某联系,详细了解他的诉求。据裴某介绍,2023年,沙某将2000亩荒地流转给裴某,由裴某开发使用,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期限为5年。2024年,沙某以裴某未完成滴灌铺设未完全履行合同为由,将土地收回租给别人。得知情况后,裴某要求沙某将其开发投资的钱返还,双方产生纠纷。
和田县综治中心值班法官和律师向双方宣讲民法典里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依据双方签订合同的内容、投入资金等算了一笔账,裴某开发荒地花费19万元,沙某认可这笔费用。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沙某支付裴某开发费用19万元,当场履行10万元,剩余9万元于2025年5月21日前一次性支付。
裴某和沙某的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是和田县综治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化解群众纠纷的典型案例之一。
2024年12月,和田县综治中心正式成立。各单位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常驻有法院、检察院、社工部、司法局、信访局等11个单位,轮驻有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15个单位,随驻单位根据工作要求,随时进驻。设立10个窗口,汇聚6名法律专家、1名心理咨询师、1个自助法律终端、77名调解专家等资源。
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和田县综治中心整合接诉即办、信访、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多元矛盾化解等8个平台,全部进驻综治中心,做到数据集成共享,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和田县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线上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网留言、“互联网+督查”、信访平台推送、平安E家、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网信网安平台7个渠道收集。线下通过申请受理、干部“四下基层”主动受理、部门向中心报告受理、上级部门指定受理4个渠道收集,确保全县所有矛盾纠纷都能及时收集,并通过综治中心研判,向乡镇和行业部门吹哨,发挥各调解组织作用,实行包联化解,做到有人办、依法办。
针对矛盾纠纷来源分散问题,综治中心健全完善“四调联动”机制,创新实施“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把适宜调解的民商事诉前案件、警情类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汇总至综治中心“一站式”集中调处、督办化解,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解决“法院案件多、公安派出所警情多、信访问题多、基层排查化解少”等矛盾纠纷分布问题。
1月以来,和田县综治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收集矛盾纠纷1608条,办结1555条,办结率达96.7%。
来源: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编辑/夏泽卿
主编/张 炜
审签/谢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