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 2 月 12 日在 1 级升 1 段比赛中斩获五连胜,三年转瞬即逝。
终于,在 2024 年 12 月 22 日,成功拿下围棋 5 段,也算实现了一个阶段性小目标 。
业余五段,女儿做到了
思维课?选机构?
围棋曲折求学路
最开始的时候,想考民办小学,很纠结要不要在外面上思维课,如果把时间用在围棋上,会不会太浪费。
后来我们选择了围棋,因为思维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慢慢的也就自己学会了,不需要特别的去刷。大孩子对数学思维的理解能力就是比小孩子强,这是个早投入事倍功半的项目,但投入肯定也有效果的。
而围棋这个项目,自古英雄出少年,幼儿园小朋友也能干翻老爷爷,棋力不和年龄成正比。
所以小时候的时间,特别是幼儿园的时间投入到围棋里,比投入到思维课里,更有效率,更能出成果。
当然对于未来的学习来说,要提高数学成绩,当然学思维类课程更有效。因为围棋虽然能锻炼思维能力,但毕竟是个兴趣爱好,和数学的交集可能仅限于19*19坐标系认知上。
对于围棋,孩子也喜欢,虽然说不上热爱,也有一点天赋,所以想要往特长方面培养。
围棋属于要学成特长必定要跟着好的老师、好的机构跑的项目,路上距离省不了,学习的时间更省不了,
2019 年 5 月,孩子五岁,在小机构开启围棋学习之旅,每周一课,有时会做一些课下布置的死活题,一年半后进入新机构,又加上了冲段课,然而效果不佳,冲段课仅仅上了四节课便退课了。
那两年基本上维持着一周一课的频率,假期会改为一周双课,也会去个人老师家里上每周的大课。
最开始学围棋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围棋两年后,女儿在2021年9月成功入选市少年队 和区队。不巧却生了场大病,休养许久,课程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紧接着遭遇疫情,大部分课程都转为线上。
2022 年 9 月,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次年线下课恢复后,主要以市队和区队上课为主,从一周五课,到半年后转为一周三课,再过半年转为一周双课,期间经历了从预备队员到跟训队员,最终被淘汰的过程,2024 年 3 月,少年队的课程结束了。
回想少年队的历程,3年时间,刚进入时女儿6岁,野狐 2k,线下 1 级水平。同期男生段位大概会高一个级别,但此时男女生差距尚不明显,后期差距会逐渐拉大。
2024 年 3 月离开时,孩子 8 岁半,达到 4 段,野狐 5 段。那时同年龄男生野狐段位普遍在 7 - 8 段,厉害的女生能达到野狐 6 段。
野狐 6 段之后每升一段都极为困难,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停留在这个段位。在 U9( 9岁以下)以后的比赛中,男生通常需达到野狐 8 段以上才有资格获奖,女生若能达到野狐 7 段,参赛基本都能获奖。
到U10后,女生若想拿第一名,段位需往野狐 8 段以上努力,而男生的赛场则成为业余 6 段高手的竞技场。
由于 5 段一直未能考上,我们又找了线下机构,每周上一个半天的课,同时四处寻找小课老师。
经历了这样曲折的围棋求学路,我对机构选择也有了很多心得:
连锁机构有连锁机构的好,小机构也有自己的优势。
连锁机构的优点是体系化,老师不会太差,大概多少节课学到多少内容,能做到心里有数。缺点就是一般来说价格偏贵,作为启蒙老师也不会太好。对于学得好的小朋友,可能会觉得进度太慢,拖课时。老师也不会有个性化的盯人服务,一般上好课,就结束了。
而小机构优点就在于价格便宜,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多,进度比较弹性,但缺点也在于这个进度太弹性上,很多机构借口孩子的问题,故意拖课时,或者低估孩子的进度水平,只为了让家长继续报课。
围棋启蒙阶段最主要还是看上课的老师能否有效的激起孩子的学棋兴趣,上课氛围是否好,价格是否合适,当然最主要的是看是否离家近,不然每周两次好难坚持。
这里讲的只是启蒙阶段的机构选择,到了后期,能升上段位后,基本家长心里都有数,围棋到底要花几分精力,是作为兴趣、特长还是职业走,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机构选择路径。
女儿的围棋小班课
从初学围棋到业余五段
需要花多久?
从孩子初学围棋开始翻论坛,看别人的文章,到处都是一年1段,2年5段。心里定下幼儿园三年5段的宏伟目标,后来经过社会的毒打,对娃本质的深刻了解,早就对多久考到5段放下了。
稍微合理一点的考级规划,可以借鉴目前从事围棋培训、开设‘爱棋道’围棋培训的王煜辉七段的话:
放到上海,身边的比较合理的规划是1年半-2年时间达到业余1段,再过半年到1年升2段,之后一年左右升1段,但很有可能卡在4段,放弃围棋。
有研究认为,从孩子初学启蒙到业余1段的水平(以全国平均水平为例)大致需要投入600至800小时,各位家长可以折算下,平均每周花在围棋上的时间,大致能推算下考级升段的时间。
下面,为大家简要梳理一下几次考段的情况。
2022-02-12,五连胜升1段
2023-02-05,1段升2段,失败
2023-03-18,1段升2段,成功,抢7*成功。
2023-05-20,2段升3段,成功,抢7 成功
2023-07-05,3段升4段,失败,抢7失败
2023-08-09,3段升4段,失败
2023-10-28,3段升4段,失败
2023-11-26,3段升4段,成功,抢7成功
2024-01-20,4段升5段,失败,胜胜负胜负负
2024-07-16,4段升5段,失败,负胜负胜负
2024-07-20,4段升5段,失败,胜负负胜负
2024-08-08,4段升5段,失败,胜负胜负负
2024-12-22,4段升5段,成功,胜胜胜胜负胜
2024 年那一年围棋的训练时间缩减了很多,导致4升5的征程充满坎坷。
回顾考段历程,我们属于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一到考段就发挥失常的类型。由于精力和专注力有限,下一两盘棋还能保持正常水平,可一旦连续下 4 盘,状态就会大幅波动,而且受环境因素影响极大,这也使得考段之路异常崎岖。
之前说过,围棋学习,4段后(大概野狐*5段左右)就看小朋友的天赋了,野狐5段 - 9段每一个关卡可能都卡倒一批人,因为那时的小朋友多数都是小学高年级,学业压力下,不允许再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围棋上了。
(*编辑补充:野狐指应用程序“野狐围棋”)
除了学业
孩子也要有受益终身的爱好
2023 年 9 月起,鉴于3段升4段过程中的艰难给孩子带来的打击,孩子逐渐将学习重心转向数学。
可能有读者会好奇,学围棋不是也对学数学有助益吗?
在这里我想说,不要高估围棋对数学学习的帮助。无论围棋学得多么出色,数学学习仍需按部就班,围棋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减少数学任何板块的学习内容。若考虑升学,投入围棋的每一分钟都在挤占学习数学的时间。那些数学和围棋都学得很好的小朋友,是因为他们本身思维能力强,而非围棋学习带来的直接影响。
说回围棋,彼时发现,与同年龄 8 岁段的男生相比,孩子并无优势,和同年龄段女生相比,优势也不明显。
我意识到孩子虽有一定天赋,但并不突出,且对围棋的热爱程度不足以弥补天赋上的差距。
怎样可以算作有天赋?
从主观条件看,对围棋的热爱以及对枯燥练习的忍耐是判断天赋的重要标准。
从客观角度来看,成绩当然是判断天赋的标准:女生若能在同年龄保持前三,且向上跨一年参赛仍能进入前三,可视为有天赋;男生由于整体水平较高,受小分影响,在大赛中跨一级能进入前八,便可认为有天赋。因为很多围棋比赛是两个年龄段一组,所以向上跨年龄段拿奖是判断天赋的一个标准。
当时还发现,很多高一个年级的小朋友都在陆续放弃围棋。
男生若有冲击 6 段的实力,通常会坚持到 4 - 5 年级;女生如果卡在 3、4 段,若不是全市前三,大概在 3 年级,最晚 4 年级上半学期也会放弃。
毕竟只有具备上述天赋的小朋友,才有资格踏上冲段(冲击职业段位)之路。然而,即便成功冲上职业段位,前途依旧十分狭窄。在职业围棋领域,高手如云,竞争异常激烈。
所以除去放弃了围棋的小朋友,即便仍在学习围棋的,也会将重心转移到学业上,投入围棋的时间大幅减少。
女儿如今已走过了业余1级-业余1段-业余5段的进阶之路,平芜尽处是春山
那段时间,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挣扎,反复思考是否该继续让孩子学围棋,以及该投入多少精力。面对对弈中的诸多败局,难免对孩子的能力产生怀疑,担心她能否坚持到通过 5 段。
孩子频繁输棋,看着曾经不如自己的对手一个个超越自己,变得难以战胜,她也备受煎熬,甚至一度 “躺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逐渐明白,成功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难以追赶的选手外,那些战胜我们的小朋友,无一不是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不愿在围棋上投入足够的时间,自然难以与他人竞争。
我对她围棋的进度不再制定计划和抱有过高期待,只希望她珍惜每一节围棋课的时间。毕竟,上课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其他科目和休息娱乐的时间,若不好好利用,便是一种浪费。
我告诉孩子,如果不想学围棋,随时可以告诉我,我们可以停止。虽然我期待她能拿到 5 段,让围棋成为特长,不至使之前的努力荒废。
我还有另一重考虑,围棋是一项极具魅力的智力项目,能在短时间内让对弈者体验人生百态。在对弈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互动的快乐,也能体会独自思考、掌控全局的幸福,亦能感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遗憾。
它让人明白,人生如同棋局,需自己全权负责。围棋所蕴含的哲理,是我认为对于女儿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比起成为特长,我更希望围棋能成为她一生的爱好。
作为家长,我的职责是为孩子找到合适的机构和老师,在最大程度维持她学围棋兴趣的同时,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所幸,除了在第一个机构时曾表示不想学围棋外,此后孩子从未提出过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最终助力孩子顺利达到 5 段。我坚信,这次取得5 段后,围棋会成为她终身热爱的项目。
写在最后
快速升段有秘诀
说了这么多,想最后说说我观察到的快速升段秘诀,供各位棋童家长参考:
身边升段快速的小朋友,他们无一不是从小狠抓死活题。
在低段位阶段,死活题掌握得好,在对弈中就更有优势,这种优势甚至能持续到 1 段。
1 段之后,虽然死活题依然重要,但由于大家在这方面的水平逐渐接近,其优势不再明显。不过,如果死活题掌握不好,在比赛中的高败率仍然会让你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到 3、4 段后,复盘就变得尤为关键。早期阶段,不必急于找小课老师,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错误较多,更多的是需要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而高段阶段的复盘,能帮助孩子找出思维逻辑中的漏洞,这些问题往往是孩子自己难以察觉的。
-The End- 开启亲子阅读记录 每月为孩子获得免费阅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