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9岁的沈安娜为逃离包办婚姻来到上海,她以每分钟两百字惊人速度成为国民党高层会议速记员,潜伏敌营14载,凭借非凡勇气与智慧传递大量关键情报。4月10日至13日,讲述沈安娜故事的音乐剧《速记员》将第一次来到上海,在兰心大戏院进行3.0版本首演。为了这一刻,《速记员》团队努力了四年。
《速记员》
“加油吧,沈安娜,向光明悄悄出发,让黑暗为你披上隐秘的伪装……”2021年除夕,编剧、作词、作曲张然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这样的歌词和旋律。他坐到电脑、钢琴边开始创作《速记员》。从本科到研究生,张然都在北京大学学习城市规划,却喜欢上音乐剧,毕业后与导演田沁鑫合作《白头叶猴》《电影之歌2010》,与导演孟京辉合作《空中花园谋杀案》《初恋》等音乐剧。
《速记员》
从业二十多年来,从未有一部作品像《速记员》般让张然深感幸福和煎熬。除了音乐剧常见的流行、爵士、摇滚等音乐风格,《速记员》引入“艺术歌曲”。被观众们称之为“定情歌”的《千钧文章》,以杭州的美景寄情隐蔽战线的“砚中人,清如水,无声之处藏惊雷”,既是沈安娜与丈夫华明之相爱的见证,也是坚定投身革命的誓言。朝天门码头上的《江上风清》唱出抗日战争最艰苦之际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乐观、豁达的心声,“江上风清,水自流,离家千里,再整装重抖擞莫忧愁……”
“只有连贯顺畅的剧情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并不能构成一部优秀的音乐剧。”《速记员》导演谢昱缇先后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专业、导演专业,执导过《彼岸》《余生,请多指教》《女神出嫁》《米小圈之来自未来的我》《天宫少年》等作品。在她看来,沈安娜看似顺畅的谍报工作,一直都在身心煎熬中度过。长期巨大的工作、心理压力让沈安娜患上肺结核与胃溃疡。上级被捕后,沈安娜、华明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三年。沈安娜告别丈夫和孩子,只身前往武汉寻求与党组织重建联系。谢昱缇要求把这一段过场戏变成重头戏。直到2022年《速记员》排练快结束,张然终于写出《这一路有多长》,空荡荡的舞台上,沈安娜轻轻唱着“家里空荡荡,心里空荡荡,一切变得陌生不一样……”在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门口,沈安娜坚定唱起“坚持住,莫彷徨,黑暗尽头一定有光亮!”
“我们以往描写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似乎永远无所畏惧。沈安娜非常坚定,但她也会害怕、恐慌。”谢昱缇说,“希望观众看完《速记员》能感受到英雄也有迷茫,但还是要坚持。作为文艺创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达正能量。每个英雄都从普通人开始,他们毅然选择了最难的路。”张然感慨于沈安娜得了肺结核却不敢在工作时咳嗽,“她担心咳嗽了会被换下来,情报来源就断了,小细节折射了她钢铁般的意志,代入我们自己身上难以想象,却是真实发生的史实。”
作为出品人,张然四年来到处为《速记员》寻找剧场、演出商,被问得最多的是“为什么要做沈安娜?”很多人不理解,民营制作团队对主旋律题材如此投入。张然回答:“我们就是想做。”
2021年,《速记员》工作坊版本首次上演,观众和专家都觉得“眼前一亮”,尤其称赞歌曲《加油吧沈安娜》太洗脑了。2022年《速记员》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经过45天排练,正式登上舞台。经过三年继续打磨,2025年《速记员》终于来到了上海——沈安娜故事开始的地方。
谢昱缇表示,从2021年工作坊初探沈安娜的精神世界,到2022年大剧场千人席的恢弘叙事,再到2025年抛开繁复的舞台装置,将核心聚焦演员表演,《速记员》每次蜕变都在叩击戏剧表达的边界,“大剧场版《速记员》是我们献给时代的诗,2025年3.0版《速记员》是我们送给观众的手写信,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更加细腻和深刻。舞台抛开繁复装置甚至是侧幕、天幕,为的是能够把空间留给演员的表演,透过纯粹的空间让观众直面人物的内心。”
全新《速记员》中,7位演员演出120分钟不下台,几乎每个人都是“多功能人”。相比前两个版本,故事更加紧凑,气氛更紧张。毋子玥、郑玥饰演的沈安娜从头到尾变化巨大,观众熟悉的音乐剧演员李炜鹏、贾凡饰演沈安娜的丈夫华明之,还要演绎很多角色类型。丁辰西、岳田、赵云霄、刘放、孟祥宇、黄天宇、熊泽宇、任真慧等演员也有充满惊喜的表演。“《速记员》剧本修改调整后,立主脑、剪头绪、密针脚,7位演员完成30多个不同人物的塑造。”《速记员》故事涉及江苏、浙江、重庆、陕西,各地民歌元素都体现在剧中,张然表示,“过去唱《这一路有多长》《路灯下浑浊的月光》时,演员激情澎湃,力量拉满。到2025年,演员们如说悄悄话般演唱,在我看来,更有力量,直刺人心。”
4月10日至13日兰心大戏院首演后,4月18日至19日《速记员》将登陆杭州胜利剧院,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