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3

评论

15

5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春晚爆红后,歌坛的天赋少女洗完澡从23楼一跃而下,临终时最后喊了声“妈妈”

谢津的人生就像一盒被按了快进键的磁带,还没放到高潮部分就戛然而止。

这个天津大妞要是活到现在,应该和王菲差不多年纪,说不定还能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当个导师。

图片

可现实是,她的故事早被塞进了九十年代的老唱片堆里,只有偶尔在KTV有人点《说唱脸谱》时,才会有人问一句:"原唱是不是那个跳楼的?"

要说谢津的嗓子,真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八十年代天津卫的胡同里,谁家电视里传出《霍元甲》的主题曲,准能看见个小姑娘跟着瞎哼哼,调门儿比大人还准。

图片

她妈在纺织厂上班,发现闺女这天赋后,愣是把结婚时的金镯子当了,给买了台雅马哈电子琴。那时候普通家庭月工资才几十块,这台琴相当于现在买辆小轿车。

谢津也争气,15岁参加"希望杯"比赛,唱日本电影《人证》里的《草帽歌》,把评委都唱得起鸡皮疙瘩。要知道同场比赛的选手后来成了毛阿敏、韦唯,能在这帮人手里抢下亚军,比现在选秀拿冠军都难。

图片

九十年代初的北京,文艺圈正赶上好时候。谢津跟着她妈住进公司安排的公寓,出门有桑塔纳接送,吃饭有保姆做,连卫生巾都是公司给买进口的。

1990年亚运会晚会,她穿着借来的晚礼服唱《亚运之光》,台风稳得根本不像19岁姑娘。

图片

央视导演后来回忆,说当时台里领导指着电视说:"这丫头将来能成气候。"这话真没说错,93年春晚她唱《说唱脸谱》,把京剧混搭流行乐玩得风生水起,连胡同口修自行车的老大爷都能哼两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但人红得快就容易飘。1994年南京演唱会那次,音响出问题真不算新鲜事。

图片

那会儿国内演出市场刚起步,设备掉链子是常有的。有同行回忆,田震有次在沈阳演出,话筒压根没声,人家照样比着手势把整首歌唱完。

可谢津这个从小被捧着长大的姑娘忍不了,听说她下台就找工作人员理论,话赶话急了眼,抬手就给了公司副总一嘴巴。这事要搁现在,顶多算个耍大牌的热搜,过两天就消停了。

图片

但九十年代的唱片公司可都是爷,当时海外公司刚进中国,正愁没机会立威,直接把她专辑全下架,电台都不让播她的歌。

被封杀后的日子才叫难熬。她妈后来跟记者哭诉,说闺女整宿整宿在屋里转圈,把窗户缝都用胶带封死,生怕她想不开。

有次居委会大妈来收水电费,看见谢津蹲在楼道里喂野猫,嘴里念叨着"他们都不要我了",吓得赶紧给她妈打电话。

图片

最讽刺的是98年春晚还找过她,但要求合唱《相约九八》,她嫌歌词太土没接,结果那英和王菲靠这歌又火了一把。

说到最后那几年,真是听着都心酸。她家住在天津国际大厦23楼,以前站阳台能看见海河夜景,后来她爸把阳台焊了铁栅栏。

图片

99年春节前,邻居还看见她穿件红羽绒服跟她妈买年货,谁承想大年初五就出事了。清洁工大爷说早上扫雪时听见"砰"的一声,还以为是哪家放炮仗,结果走近一看差点没吓晕过去。

最扎心的是,据说她落地时还有意识,喊了声"妈妈"才走的。

图片

现在想想,谢津要是晚生二十年,可能就是另一个李宇春。当年跟她同期出道的孙悦,后来开公司当老板;那英成了选秀导师,动不动就上热搜。

只有她,成了音乐老师上课时说的反面教材:"同学们看,这就是不遵守行业规则的代价。"可这话说得轻巧,当年二十出头的姑娘,哪懂什么职场规则?要怪就怪那个年代把艺人当产品管,容不得半点脾气。

图片

去年有个自媒体去探访谢津母校,看门大爷说现在年轻学生都不知道她是谁。

但音乐教室墙上还贴着泛黄的剪报,照片里那个穿着垫肩西装、烫着大波浪的姑娘,眼睛亮得像是要把舞台烧出个洞。

可能这就是命,有的人注定要当流星,亮得晃眼,灭得也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