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天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31.38亿元,同比下降23.4%,归属净利润为-1.04亿元,连续四年处于亏损状态。
2.建筑业务方面,公司全年中标项目58个,中标额为27.77亿元,主要集中在房建项目,但资质受限仍是制约业务扩展的重要因素。
3.建材业务方面,区内子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但区外市场表现不佳,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攻关,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4.投资业务方面,西藏天路在新能源市场探索初见成效,但整体投资回报有限,公司需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优化投资结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4月9日,西藏天路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31.38亿元,同比下降23.4%;归属净利润为-1.04亿元,尽管同比减亏80.41%,但公司已连续四年处于亏损状态。扣非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减亏65.67%。西藏天路在建筑建材行业面临巨大压力,尽管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机遇,但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依然严峻。
建筑业务:中标额27.77亿元,资质受限成瓶颈
2024年,西藏天路在建筑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全年中标项目58个,中标额为27.77亿元,主要集中在房建项目。公司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主动开拓市场、严格控制成本等措施,努力改善经营状况。然而,公司资质受限仍然是无法参与相关项目投标的重要限制因素,这严重制约了业务的进一步扩展。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通过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等融资工具合理筹划资金安排,降低财务费用。同时,公司实施全面预决算,确保现金流稳定,并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减少坏账损失。尽管如此,公司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中仍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在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的背景下,如何突破资质限制、提升市场竞争力仍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材业务:扭亏为盈,但区外市场表现不佳
2024年,西藏天路建材板块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区内子公司的创新营销模式和科研投入。区内子公司通过绿色建材产品研发,成功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并获批筹建自治区“绿色建材技术创新中心”。然而,区外子公司受区域性基建项目压缩的影响,建材板块表现不佳,较去年略有下降。
公司建材板块的水泥产量为393.69万吨,销量为392.97万吨,库存为11.95万吨;商品混凝土产销量为76.64万吨,沥青砼产销量为97.11万吨,水稳产销量为8.58万吨。尽管区内市场表现良好,但区外市场的低迷仍是公司建材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未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攻关,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
投资业务:新能源探索初见成效,但整体投资回报有限
2024年,西藏天路在投资业务方面积极探索新能源市场,重庆重交率先投资实施了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持恒模具、瑞悦汽车、希尔安药业等项目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初见成效。公司计划通过光伏及附加业务,逐步向双碳产业的各个环节扩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然而,公司在传统投资领域的回报依然有限。报告期内,公司向西昌市菜子山大道西延线与宁远大道西延线建设PPP项目合资公司累计完成出资1.68亿元,向其他多个PPP项目合资公司累计完成出资1.29亿元。尽管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如何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优化投资结构仍是公司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看,西藏天路在2024年通过多项措施努力改善经营状况,但建筑业务资质受限、建材业务区外市场低迷、投资业务回报有限等问题依然突出。公司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