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村中断断续续停水数月 两百余户村民用水难

每天土路上步行一公里去挑水,小泉眼水质混浊,水提回家得先沉淀才能用。陕西汉中一村子近来总停水,大约200余户村民吃水成难题。

村民反映:如今停水月余,每天挑水回家,沉淀才能用

杨先生家住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高台镇立峰村,“我们村如今隔三差五就停水,有时来一天就停了,即便来水了,也很小。”杨先生说,村里一两百户都是这样的情况,2018年政府将自来水管装到了村民家里,2023年开始断断续续停水,2024年开始经常停水,今年就成了持续停水。

4月8日,杨先生家里仍旧没水。“这次停水超过一个多月了,大家吃水都是去村里的小水池挑水,那几个泉眼,是以前打的,水质很不好。水提回来特别混浊,要沉淀到第二天,把漂浮的杂质滤掉了,简易净化了之后才能用。老吃这种不干净的水,对人身体也是伤害。”杨先生说,挑水的地方距离村民家有五六百米远,还是土路,很不方便。

“大家一直反映,也找过12345,但都没有改善,还是总停水。”杨先生说,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

村民提供的视频中,水井中连接着黑色管子,水面上漂浮着青苔,水质混浊。“黑管子是有的村民方便打水自己装的。”杨先生说。

村负责人回应:天气干旱井里没水,用水难题已多次上报

4月8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立峰村杨姓负责人,他说,村里停水的情况属实,不是一直停,是断断续续地停,“村里的五六口井都是人工挖的,挖不了很深,不能超过20米。村民用的是地表水,不是地下水,地表水受天气影响大,我们这里本来就是山村,环境干旱,最近一旱就没水了。”

立峰村600多户,停水的主要是杨湾和李沟,涉及200多户,这次断续停水已持续数月。杨姓负责人说,村里在想办法解决村民吃水难题,但蓄水需要时间,井里水蓄满了才能开泵抽水,否则对设备有损坏。一般蓄满一次水得一天一夜,先将水抽进水塔,再从水管道输送至村民家中。“要彻底解决用水难,那得打超过一二百米的深井,村里一直在给镇上报打井的事,清明节前还给镇上反映过。”

供水管理中心:采取分时段供水、错峰存水方式缓解用水难题

4月8日,记者联系到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回复说,村民反映停水问题的区域是村部供水点,6至9组和11至14组,大概人口680人,目前在家的不到300人。停水主要是因为旱情,去年冬天至今没有有效降雨,井里是泉水,此前是24小时供水,最近水量不足,分时段供水。水量蓄到一定程度,才能抽到高位,再供到村民家中。

“我们上周去现场看了情况,发现有村民私自下泵灌溉,这也影响了供水,已经劝说了。村民的做法也能理解,眼下正是下秧苗的时节,过了这个时间,可能秧苗就活不成了。所以,天气干旱都很难。”该工作人员解释。

工作人员说,水井蓄满确实要20多个小时,时间太久,已和村上沟通,水量一够就抽水,少量多次、分时段供水、一天抽水三四次,尽量供水三四个小时,管道末端的可能提供不了这么长供水时间。“村民打水的情况也有了解,挑水的水井是老井,常年不用没有清理,水质确实不干净。有时村民下地干活错过了供水时段,所以就跟一直停水一样。”目前是让村民在早上供水、非高峰时段提前存水,存好以后错峰用水。“抗旱调度会也召开了,下一步如果干旱持续严重,我们会采用送水车送水的方式缓解群众用水难题,提供应急供水保障。”

打深井投入不菲

还易导致资源浪费

旱情再加重将启动应急预案

4月9日,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再次到该村查看旱情。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也商讨考虑过打深井,从地势环境上看,最少要打200米深,还不一定能出水;从成本上看,打井一米成本1800元,而且井越深成本越高、水费越高,会加重群众负担;从政策上来说,不倡导开采过深的水资源,重金属含量高,而且地下水层移动,当时打出来可能有水,旱情过去,水井闲置,三五年不用水层移动就没水了,也是对国有资产的浪费。

“此次旱情很严重,以前雨量正常的时候,现有水井里的水还往外冒,所以打深井还要慎重。”这位工作人员说,群众挑水的小泉眼水质混浊一事,目前也已和镇上沟通,由镇上牵头对水井进行淘洗加固,“镇上已经准备好了送水车辆,旱情再加重将启动应急预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欣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