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6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歼36战机“横穿马路”,美媒:并列双座,中国六代机已初露锋芒

歼-36低空掠过公路,“剃头式”降落无比震撼,美媒惊叹:并列双座,再加隐身涂层,中国六代机已初露锋芒。

图片

作为中国第六代战斗机之一,歼-36战机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这架战机在郊外降落过程中,超低空掠过公路,可清晰观察外形特征。据美国“战区”报道,歼-36战机是款超重型战机,首次近距离展示机头座舱,并采用并列双座布局。

歼-36亮相颇为引人注目,相比以往高空飞行,所呈现出画面很模糊。最新视频提供更多细节,起落架清晰可见。起落架配备双轮设计,辅以大型分裂式舵面作为稳定减速板。

同时,歼-36战机三个起落架均为双轮结构,相比中国歼-20和美国F-22战机,都采用单轮起落架。歼-20和F-22战斗机作为重型战斗机,起飞重量在35吨左右,单轮起落架能够满足起降。鲜明对比则是歼-36战机采用双轮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将超越歼-20战斗机。

俄空军苏-34战斗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45吨,前轮采用双轮设计,后面两轮则是单轮设计,这意味着歼-36战机定位是轰炸机。毕竟,双轮设计在轰炸机或重型运输机比较常见,暗示着定位跟常规战斗机存在根本性差别。

鉴于歼-36战机超重机身,美媒提出假设,定位跟美军F-111战斗轰炸机相类似,但机身重量偏大限制近距离机动性能,不利于格斗作战,更适合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在现代空战模式,早就由传统近距格斗转向超远距离精确打击,再加上隐身突防作战,机身重量偏大对作战模式影响正逐渐减弱。

此外,歼-36配备三台发动机,能够确保高速飞行能力,定位侧重远程突防或指挥无人僚机作战,而非单纯空优战斗机。超重设计也存在好处,适应未来战争中多样化的任务需求,很符合未来轰炸机和战斗机发展趋势。

美媒特别指出,歼-36座舱盖采用流线型设计,跟机身顶部线条融合,结合宽大的机头结构,这种布局体现在俄空军苏-34战机。并列双座使两名飞行员能够更高效地协作,可满足无人僚机指挥需求,飞行员分工,一人负责飞行控制,另一人处理战术指挥或系统管理,从而提升整体作战效率。

图片

DSI进气道和三发布局结合,歼-36战机在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的双重追求,这种设计“独具特色”,是中国在第六代机大胆尝试,意在突破传统战斗机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歼-36背部进气口周围和机身后部,存在若干浅色区域,跟常见割裂迷彩有所不同,不排除镜面涂层,这种涂层在美军F-22F-35战机曾测试,可减少红外信号,削弱敌方IRST系统探测效果。

整体而言,歼-36战机进度很快,如果镜面涂层等已在试飞中应用,表明完成基础科目验证。相比之前,美军F-47战机处在概念阶段,进展明显滞后。从歼-20到歼-35,再到歼-36战机,都是中国在战斗机领域飞速发展,如果歼-36战机能够量产,潜在影响力值得期待。

图片

并列双座、三台发动机,这就是中国在第六代战机外形特征,而这只是开端,歼-36真正潜力,或许将在未来战场上逐步显现。时间将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