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Zoey
发稿平台 | 哥们买房
“金桥广场这个百货商场非常大,有不少店铺都拆了,也有十二点还没开门,或者搬到别的地方的。其实商场超级大,卖的日用百货,比如床上用品、鞋袜、小家电、箱包、窗帘等日常用品非常齐全,来这买挺方便的。”
近日,一则网友的感慨引发了南京市民的集体回忆。曾经的“批发顶流”如今被爆大量店铺撤出,引发网友对老牌市场现状的热议,为此笔者实地探访了这座承载三代南京人回忆的金桥广场。
实探金桥广场
繁华不再,大批店铺闲置
从建宁路的人行天桥望去,金桥广场门头的巨型电子屏早已息屏,整个商业的外立面只有“金桥广场”这个几个金字在时光的印记下,略显斑驳。
实拍图
金桥广场和玉桥商业广场就离一条街,但从外立面、电子屏以及墙面广告上来说,玉桥广场的生意比金桥广场要好很多。
实拍图
整个金桥市场虽然只有4层,商品种类却非常齐全。小到五金零件、衣帽鞋袜包包,大到电器、家具、床上用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实拍图
工作日,低层商铺基本都在正常营业,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客户,大多都是老板和工作人员在现场。
实拍图
笔者在实探中发现,金桥市场除了1楼有些人气外,2楼以上却鲜有顾客踏足,3-4楼更是有一大批店铺空置......在现场店铺老板告诉笔者说现在电商起来了,很多店铺的线下生意不好做了,能存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有很多线上批发订单。
实拍图
从“商业拓荒者”到城市记忆库
33年写就南京批发业传奇
回溯过往,金桥市场的发展史堪称一部南京商业的进化简史。1992年9月,当第一声“全场批发价”在中央门商圈响起,这座南京首个企业创办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便注定成为时代的焦点。
凭借紧邻南京火车站、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的地理优势,以及“小到纽扣针线、大到家具电器”的全品类经营,它迅速成为全省首个年交易破亿的市场,创下“第一个引入总代理制”“第一个实现税收超千万元”等多个“商业第一”。1990年代中期,这里日均客流突破5万人次,节假日更是摩肩接踵,“去金桥扫货”成为南京人最时髦的消费方式。
那时候的金桥就相当于现在的淘宝、小红书和抖音,全家人的吃穿用度都能在这里配齐。也就是因为火爆的原因,2010年的升级改造让金桥市场变身10万平方米的“金桥广场”,新增的32部扶梯、中央空调与统一的店招,被称为传统市场现代化的标杆。然而,电商的崛起与城市商圈的外扩的浪潮中,这座“批发王国”终究难逃转型阵痛,却也成为一代人关于“市井繁华”的精神地标。
当“桥系市场”集体褪色
消失的是商铺,留下的是城市年轮
金桥的现状,亦是中央门商圈“桥系市场”的共同缩影。玉桥、鑫桥、银桥、搏桥、红桥,这些带有“桥”字 的市场,曾以“价格洼地”托起南京人的生活烟火气,见证了“凭票购物”到“自选消费”的时代跨越,更在城市版图上刻下“批发经济”的鲜明印记。
但老牌市场的谢幕,从来不是重点,就在今年1月,中央门片区即将迎来“重生”时刻:结合道路和蓝线调整及用地地籍优化地块布局。结合铁路西站货场地块更新方案,减少部分商办用地,新增二类居住及铁路用地,新增幼儿园、小学等公共设施,落实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而这其中,除了大幅增多的住宅用地外,还涉及的两大重点值得注意:
1、铁路西站货场
2023年上海铁路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发布了南京建宁路货场地块控规调整及概念规划方案设计项目结果,还是颇有看点的。
看点一:设计从整体角度对西站货场及周边用地进行功能整合、控规调整升级及经济效能优化,规划研究范围扩大至总面积约166.10公顷。
看点二:引入国际品牌、时尚餐饮、高端零售、文娱休闲等多种业态,为当地居民带来全新的多元社区生活方式和消费体验。
只是规划方案公布之后,就没等来后续内容,如今根据官方最新公示披露,控规下,后期设计方案也或将有一定的调整升级。
2、金盛百货西侧地块
从前期曝光的控规调整来看,虽然未曾提及金盛百货地块的调整,但与西侧地块整合开发的计划并没有改变,且合并为了一幅地块。
除此之外,北侧的空地规划也让原金盛百货地块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样的商办混合用地,北侧限高≤100米!属于高楼建筑体了。
如今,城市焕新在即,金桥广场本身,也在探索“怀旧体验+新零售”的转型路径。那些曾经热闹繁华,满载而归的喜悦,终将沉淀为城市商业文明的年轮——那一代人的“购物天堂”,也将在城市更新中化作独特的文化符号,诉说着一座城市从“烟火市井”迈向“多元共生”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