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6

评论

4

1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发布:首次测算疾病负担数据,男性上升幅度更大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26字,阅读需5分钟

1.《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发布,首次测算并报道了中国帕金森患者疾病负担相关数据。

2.2021年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00万,中国拥有数量最大的PD患者群体。

3.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08%,患病人数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43.14%。

4.近30年间,我国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疾病负担指标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男性上升幅度更大。

5.专家呼吁构建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全程分级管理体系,推进规范化诊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全文刊登于《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杂志》上。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以及1990—2021年中国及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帕金森病疾病负担研究(未包括中国台湾省)等数据,该报告首次测算并报道了中国帕金森患者疾病负担相关数据。

帕金森病(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第2大常见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目前,中国有着数量最大的PD患者群体,其发病率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图片

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介绍,中国现存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达5077056例,与全球相比,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08%,患病人数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43.14%,因帕金森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因此导致死亡人数的23.71%。

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间,我国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在内的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疾病负担指标,总体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各疾病负担指标的上升幅度比女性更大,性别之间的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报告对各省市的PD疾病负担进行了分类讨论。总体而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辽宁省的PD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患病率同时处于较高水平,而青海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则同时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辽宁省、青海省和贵州省的PD年龄标化死亡率和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率同时处于较高水平,而四川省、山东省、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则同时处于较低水平。

“国内PD患者群体基数大,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目前就诊人数相对较少,部分患者并未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构建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全程分级管理体系,推进规范化诊疗刻不容缓。”王刚强调。

要做到早诊早治,如何精确诊断是第一步。然而,PD是异质性非常高的疾病,不同患者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以及进展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这些特点,可将PD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遗传性PD的发现及其与散发型PD在表型上的差异,使PD作为单一疾病实体的观念受到挑战。“有一种观点认为,PD实际上是一种谱系疾病,可分为不同生物学特征的亚型。”王刚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对PD认识的深入,发展了不依赖主观假设数据驱动的等级聚类分析法,未来的PD亚型分类不仅需要考虑临床指标,还要把病理学、遗传学和影像学标志物等因素也考虑在内。

那么,大众是否有预防PD的方法?“除了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不可控因素以外,可以将PD的危险因素分为体内危险因素和体外危险因素两大类。”王刚解释,体外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以及物理因素等,体内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状态和合并症等,“体内和体外危险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

环境因素中,包括环境毒素的暴露,如农药、杀虫剂(百草枯、鱼藤酮和含氯杀虫剂等)、空气污染以及接触重金属等,均与PD发生高风险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方面,咖啡和茶的摄入可降低PD发生风险,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均能降低PD风险。

图片

据悉,近年来多种药物(包括不同剂型的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和COMT抑制剂、靶向α-突触核蛋白药物和靶向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等)、神经调控技术、干细胞疗法以及中医药疗法等被运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王刚透露,团队目前正在进行干细胞外泌体喷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此前,王刚团队也曾开展干细胞外泌体喷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国际首个临床试验,并取得了有效进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