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三河市要求商家招牌统一改为绿色,引发争议。
2.三河市城管局回应称,这是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采取的行动,文件尚未出台。
3.然而,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商户的招牌被改为绿色,且更换招牌费用较高。
4.有商户表示,城管多次上门要求更换颜色,现场盯着他们把红色的招牌刷成绿色。
5.事件引发网友猜测,有人认为三河市城管部门可能喜欢绿色。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老实说,我本来以为河北三河市把蜜雪冰城招牌统一改成绿色,已经够抽象了。
不就是强制要求商家招牌统一改颜色嘛。
做新闻这老些年,类似的事还看得少吗?
但我属实没见过,把医院的红十字,改成了绿十字的。
官方的宣传标语,也齐刷刷地变成了绿色。
离谱到怀疑是有人P图。
直到又有人发了晚上拍的照片。
如果是P的,那技术力可太高了。
单说三河市可能大家都不清楚在哪。
就是北京和天津夹缝中的那块河北飞地,北三县之一。
大名鼎鼎的燕郊,是三河下辖的一个镇。
3月中旬,三河的商户突然接到通知,说门头牌匾不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
划重点,是城管队员上门口头通知,没有出示相关文件。
三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说,他们是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采取的行动,文件还没有,红蓝黑三色的门头牌匾底色以外,改成什么颜色都可以。
可实际操作中,这些招牌基本都被改成了绿色。
我翻三河市的政府官网发现,去年12月4日,三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发布了一份《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上面写着,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广告牌匾不允许用红蓝底色。
材质呢应该选择中高端。
所以……看不起谁呢?
我们堂堂雪王,港交所上市企业,仅次于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赛百味的全球第五大连锁快餐店。
在你这不算“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也要改招牌?
但也不能直接把这个管理导则往本次事件里套。
比如这里只写了红色和蓝色的底不能用,城管上门通知时又加上了黑色。
不知道黑底是犯哪个天条了。
那可是你们隔壁河北沧州最爱的招牌颜色啊。
再说“材质呢应该选择应中高端”。
这个倒确实是贯彻了。
三河的商户普遍反映,换招牌太贵了。
稍微大一点的招牌,“整体换下来大概要花费5000元。”
城管告诉他们之后会有补贴,但现在得先自己垫付哦。
幸好,城管执行得没有那么严格,买绿色油漆先刷上也行。
但城管执行又很严格,有商家表示,3月份城管多次上门要求必须更换颜色,现场盯着他们把红色的招牌刷成绿色。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城管没有正式文件的基础上的。
我刚才写的《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不过是指导性文件,不具备强制效应。
城管如此做法显然涉嫌违法。
涉嫌就涉嫌吧,每年有多少强制商户改招牌的事件,有哪个最后被问责的?
不过是,做个不痛不痒的发言就过去了.jpg。
不是不痛不痒的发言哦。
事情闹大后,几家蜜雪冰城改回了原来的红色。
小商小户则说,他们不敢。
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自愿。
好啊好啊,不怕麻烦就改吧。
怕什么麻烦?谁来找麻烦?麻烦从哪里来?
商户为什么换招牌,是嫌自己钱太多吗?
不都是你们盯着商户,让商户花自己的钱改招牌带来的麻烦吗?
现在又轮到商户自愿了。
哦对,要自愿的不仅是商户。
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也要自愿地有秩序。
强迫症的天堂了。
话说回来,也许城管真的是工作量太大累坏了呢。
这次折腾的可不只有几个商户的招牌。
目之所及,都是绿色。
我看不懂,也没有其他的线索让我分析。
登上热搜整整一周,三河除了城管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回了几句不痛不痒模棱两可的话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完整的回应。
谁让改的?
为什么要改?
通过什么渠道执行的?
商户受损规模多大、总数额大概多少?
统统不知道。
只能让网友猜。
我猪脑高速运转,只能想到也许做决策的人,真的很喜欢绿色。
是谁呢,我再猜。
……
……
……
我发现嗷,几年前在固安,也发生过同样的事。
但那时的固安,明显更喜欢浅亮色。
咋说呢,至少比三河的绿意盎然好看吧。
再往下猜,那就到阴谋论范畴了,我不写无依据的事。
现在网上各种猜测天花乱坠,我觉得可能都想多了,不就是改招牌激进了点吗。
小小任性嘛。
河北这片大地上的创意是无限的。
君不见,河北沧州任丘市,树都是方的。
不得不说,还挺好看的。
和新闻妹在卢浮宫旁边看的树一模一样。
这是喝过洋墨水的。
新闻来源
《实探招牌改色风波中的燕郊:有商户为省钱刷漆改色》极目新闻
《绿色招牌蜜雪冰城已改为红色》南方日报
《“除连锁品牌,普通商户牌匾不许用红蓝底色!”河北三河有关部门回应》华商报
《三河城管称不心疼钱可改回原色》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