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5个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在远地点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了1小时48分钟并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开启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今天,一同回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历次载人飞行任务,向逐梦太空的航天勇士们致敬!
SZ-5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圆梦的征程,在浩瀚太空留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足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SZ-6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大雪纷飞的寒夜里出征太空,他们一同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标志着工程“第一步”任务圆满完成。
SZ-7
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领命出征,在飞行期间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出舱活动,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SZ-9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征太空,刘洋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任务期间,乘组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在太空中成功命中“十环”,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SZ-10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此次任务中,实现了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开展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中小学生播下热爱航天的“梦想种子”。
SZ-11
神舟十一号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2016年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开启了为期33天的太空飞行。此次任务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跑完了工程“第二步”中载人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棒。
SZ-12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首批航天员,在完成3个月太空驻留后,他们成为首个经东风着陆场“回家”的航天员乘组。此次任务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一次任务,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
SZ-13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空间站。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SZ-14
2022年6月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太空,在轨驻留6个月。此次任务期间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两组航天员在轨轮换,创造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
SZ-15
2022年11月29日,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逐梦九天。此次任务中,3名航天员刷新了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SZ-16
2023年5月30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5个多月的科研探索之旅。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航天员共同执行任务。
SZ-17
2023年10月26日,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在轨驻留6个月。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员首次圆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成功取回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
SZ-18
2024年4月25日,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驾乘飞船入住“太空之家”。任务期间,乘组首次圆满完成我国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实施了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连续在轨飞行时长,叶光富成为我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
SZ-19
2024年10月30日,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接棒开启在轨驻留,王浩泽成为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目前,三名航天员“太空出差”已超过5个月,进入返回地球倒计时。任务期间,乘组已先后开展3次出舱活动,刷新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世界纪录,实施多次载荷货物气闸舱进出舱任务,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
值此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致敬人类探索宇宙的共同梦想
星辰征途永不止步
接力腾飞的奇迹仍在续写!
编辑/吴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