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宣称,他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公布对进口半导体的新关税税率。这项宣布听起来像是“即将落锤”的威胁,但熟悉特朗普操作手法的市场人士都知道,一旦这位“关税狂魔”嘴一张,华尔街的心就碎一地。
在对中国启动所谓“对等关税”之后,特朗普短暂将智能手机与电脑排除在关税清单之外,一度被认为是对消费者钱包的“网开一面”。但现在看,那不过是“电锯开膛前的温柔”。随着特朗普表态将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展开“国家安全审查”,手机、电脑能否继续幸免已成未知数。
“我们想简化一点,好让芯片和电子产品回到美国制造。”他在从佛州棕榈滩私人庄园飞返华盛顿途中如是说。言下之意很清楚:不砍一刀,不叫国产复兴。
“灵活性”与“反复横跳”
特朗普一边口口声声要“保持灵活”,一边又不肯明确是否继续豁免消费电子类产品。“没人应该太僵硬,”他说。但问题是,市场需要的是确定性,而不是每天被白宫推文逼着坐过山车。
同一天,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出面“补刀”,确认对中国产关键技术产品,包括芯片在内的新关税将在未来两个月内落地实施。这意味着,尽管目前手机电脑暂时躲过一劫,但终究难逃被拉进“新铁幕”的命运。
拉特尼克透露,新一轮关税将采取“特别定向打击”方式,不仅限于芯片,还会波及电脑、手机、甚至制药产业,而这些都不属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体系,而是额外叠加的新税负。
市场崩,华尔街吐血
自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累计下跌超10%。而最近一周,他的反复无常更是引爆了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最猛烈震荡。
特朗普前脚宣布豁免清单,后脚又喊出“国家安全调查”,几乎是在嘲弄市场的耐性。甚至有投资人直言:“他是说豁免‘对等关税’,但产品又包含在‘半导体关税’里,这叫政策?这叫杂耍。”
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虽然早前公开支持特朗普竞选,但这次也受不了了。他建议特朗普应暂停对华征税三个月,甚至降至10%,“这样既能逼企业转移供应链,又不至于把市场逼疯”。
可惜,特朗普向来不信市场,信的是他的“美国制造梦”。
政界炮轰:“没政策,只有混乱”
批评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直接怒怼:“这根本不是关税政策,是混乱和腐败的结晶。”她警告说,这种操作将进一步恶化美国通胀,扼杀增长,影响民众生活成本。
而华尔街分析师斯文·亨里希(Sven Henrich)更是一语中的:“让拉特尼克下台的那天,股市会迎来全年最大涨幅。”他讽刺说,白宫每天换口风,企业完全无法制定任何投资计划。
中方回应:谁拴的铃铛谁解
就在拉特尼克表态前,中国方面对周五的电子产品豁免表态谨慎——商务部表示正在评估影响。随后,一句送过美国一句中国谚语:“解铃还须系铃人。”不点名,不爆粗,却又锋芒毕露。
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中国不会单方面为特朗普的“政策摇摆”买单。此前,北京已将对美报复性关税提高至125%,完全对等回击了特朗普掀起的税战。
特朗普政府嘴上高喊“打压中国”,背后却在匆忙拉拢盟友救场。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接受NBC采访时透露,美国正在与七个国家“密集接触”,包括英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印尼和以色列。
更讽刺的是,纳瓦罗还扯上中国与“芬太尼走私链条”的联系,试图为关税找新理由,仿佛能用道德制高点掩盖财政黑洞。
没协商,没缓解,只有“硬着陆”风险
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透露,特朗普至今尚无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也未规划任何中美直接谈判。他反而扬言要在90天内与多个非中国国家达成协议,展示所谓“多边胜利”。
但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里奥(Ray Dalio)看来,这场关税战根本不是胜利,而是经济灾难的前奏。“我们已经非常接近衰退边缘,”他说,“如果继续这么搞,美国不只是衰退,而是可能迎来更糟的结局。”
特朗普的关税逻辑就像他那副牌——出牌永远随机,翻脸毫无预警,唯一不变的是:你永远猜不到下一张是哪张。这不是政策,这是骰子游戏。只不过,这场赌注押上的,是美国经济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