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11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黑镜》第七季开篇:恩爱夫妻深陷AI迷局,惨痛遭遇揭示人性真相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85字,阅读需5分钟

1.《黑镜》第七季开篇故事《普通人Common People》探讨了AI、资本和人体物化反思的软科幻短片。

2.故事中,一对恩爱夫妻因无法生育而陷入资本主义的诱惑,最终走向悲剧。

3.其中,资本剥削体现在基础版诱引入局,不断胁迫加钱升级,否则以骚扰广告和弱信号破坏体验感。

4.另一方面,人性物化源于对人体感觉的主观操纵,使人在无尽满足中失去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主动性。

5.《黑镜》系列作品持续关注人类与AI的对立与融合,如何保持人类完备的安全性及把控力,避免人体、人脑被科技拿捏的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黑镜》第七季开篇故事:《普通人Common People》

有关AI、资本、人体物化反思的软科幻短片。

图片

A. 科幻故事

开场简略镜头,迅速勾勒出一对恩爱夫妻的日常生活。

丈夫迈克是蓝领工人,整天在车间里锯铁电焊拧螺丝;

妻子阿曼达是小学老师,领着孩子们研究月球蜜蜂小宇宙。

图片

图片

两人收入普通,生活平淡,但胜在稳定且恩爱,每到结婚纪念日(6月5日),两人还会开车去酒吧,听首小曲,吃个汉堡,然后躲进小旅馆缠绵长夜。

唯一浮现出来的隐忧,是两人一直生不出孩子,以至于提前买好的婴儿用品堆在房间里积灰尘。

图片

图片

就在我们以为无法生育会是故事核心冲突的时候,突如其来的脑瘤,打破了一切平衡。

脑瘤手术复杂且昂贵,迈克陷入困局。正在此刻,一个新创的河思公司(rivermind)主动找上门来,乐意提供廉价脑机服务。

也是熟知的科幻设定,用一块人造芯片组织替换坏死的脑细胞,只要连上数据网络,便可以像常人一般思考行动生活,月费不过三百块,两人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迈克欣然应允,暗雷就此埋下。

短暂恢复的幸福时光,阿曼达与常人无异,两人继续上班打卡挣工分,下班抒怀造孩子。

直到两起事件再次打破美好格局。

一个是两人再次开往郊区庆祝结婚纪念日;结果开到半途阿曼达突然昏厥,原因是基础版信号弱丢失数据包;

图片

二个是阿曼达无意识地吐出广告词,提起蜜蜂就来一段蜂蜜广告;安抚学生来一个基督教网址,甚至两口子亲热云雨时,顺口说了段润滑油广告。

图片

原因无他,基础版有弹窗广告,要想无广告,只得升级纯净版。

故事开始朝着荒谬且危险的方向发展,阿曼达胡乱念广告,失去了教师工作;信号弱范围小,更有随时失联的风险。

要想升级纯净增强版,月费涨到800元。

图片

为了支撑基础版月费,迈克已经是连日加班、身心俱疲(资本主义的牛马),现在还必须要升级到每月800的增强版,怎么办?

无奈之下,迈克点开“博傻网”,开始做那些快手风格的畸形挑战任务。

图片

喝清洁剂,捕鼠器夹舌头,直到为了大额悬赏摘下面具,然后被工友群嘲,争执殴斗,直至被开除失业。

诱惑还在升级,随后而至的是河思尊贵版,免广告、秒苏醒,可以直接用APP调弄身体的各项感受,舒适、愉悦、平静、幸福,要啥有啥,体验感拉满。月费直接飙升至1800元。

阿曼达试用一天,整个人飘飘欲仙、几欲疯狂,具体形同什么,你我心知肚明。

图片

图片

强烈的诱惑之后,当然是无尽的空虚和茫然。失业后的两人再也无力支撑高昂月费,漂亮国的底层民众一旦还不起账单,欠债难还,基本就等同于社会性失联。

一年后,万念俱灰的两人下定决心,在将“平静感参数”调到最大值后,迈克用枕头结束了阿曼达的生命,而他本人也拿着锋利刀片,走入了起居室。

图片

图片

图片

B. 资本剥削

首先讽刺的自然是资本的贪婪和无尽剥削。

基础版诱引入局,不断胁迫加钱升级,否则就以骚扰广告和弱信号来破坏体验感;之后还有VVIP、SVIP,提前点拨诸如此类,如此乱象,想必国内几家视频网站的用户都深有感触。

图片

被植入人脑的信息体更是充满危险,因为“祸从口出”,给小学生推荐宗教网站,高潮时念叨润滑油广告,极为有效地针砭了贪婪资本的吃相有多么难看。

而且一旦被套入其中,便再难回头。迈克多次要求停止服务,甚至摔门而去,却依然无法动摇资本主宰的诱骗游戏。即便激愤反抗,坐在前台的代言者不过调高“冷漠参数”,稳稳拿捏无助的消费用户。

图片

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战国策 · 唐雎不辱使命》)

绝望的底层民众,不过只能双双殒命,来结束这个被资本裹挟,彻底失控的商业骗局。

C. 人性物化

除了资本的有效诱引,片中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内驱力,是源于对人体感觉的主观操纵。

从增强版到尊贵版,人体感知可以被自由定义,而阿曼达却在无尽满足中,失去了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主动性。

这也是一再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警示,永远不要将人体物化,将人类的感受和体会,交由AI来操控和定义。一旦那样做,我们将彻底失去人类自身的主动性,彻底沦为科技(以及背后的资本)的工具。

图片

《她her》《使女的故事》《龙虾》《完美伴侣》,到美剧《西部世界》,都在不断讲述着人类与AI的对立与融合。

在克隆技术已成现实,AI大模型、智能综合体持续升级,从智能到效率方面不断超越人类的当下,如何保持人类完备的安全性及把控力,如何避免人体、人脑被科技拿捏的风险,将是持续火热并越发真切逼近的重要议题。

图片

期待更多优秀的影剧作品提出问题,并给以解决方案。

继续下一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