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9

评论

49

5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 500亿仅是入场券

图片图源:视觉中国

文丨雅萱  

编辑丨叶锦言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提前实现量产,该芯片集成40核处理器,可本地运行30B参数的AI大模型,超过当前主流自动驾驶芯片的处理能力。”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暨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透露。

对于小鹏汽车自研AI芯片的原因,何小鹏解释了3点:

一是随着汽车智能化向高阶演进(如L3+自动驾驶、多模态感知融合),未来单车算力需求将从当前主流的数十TOPS(万亿次运算/秒)提升至数千甚至数万TOPS。

二是采购通用芯片需为冗余的通用计算单元付费,导致硬件成本高企且能效比低下。

三是定制化芯片能针对特定场景优化硬件设计,突破通用芯片的性能天花板。比如,图灵芯片有两个独立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能在逆光、雨雾、暗光等极端环境下提升视觉感知清晰度,解决传统单ISP芯片的动态范围不足问题。

图片

图灵AI芯片被视为小鹏自动驾驶技术中最关键的一环,意味着小鹏已经在自动驾驶进入全栈自研,包括从云端到车端的大模型、整车电器相关硬件体系与感知系统,底层操作系统和顶层应用层的自研等。

“通过全栈自研,我们有信心能够在今年的年底也实现L3级别的智驾能力。”何小鹏说。

在补能及充电方面,小鹏在中国内地拥有超过2000个自营充电站,覆盖420个城市,并在中国香港建立了首个充电站。小鹏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在国内量产上车。

据何小鹏介绍,图灵AI芯片除了会应用于小鹏的AI汽车外,还将用于小鹏的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上。

图片

现场,小鹏还介绍了飞行汽车和具身智能的发展情况。“‘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已获得4000台订单,售价低于200万元,计划2026年量产。”

在具身智能方面,何小鹏认为,AI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500亿研发投入仅是入场券。

类似于自动驾驶的分级标准,小鹏将机器人智能分为从L1到L5五个级别,以明确不同阶段的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要实现L3级别的具身智能,即中度人工控制,这是机器人能够自主行动并迈向量产的基础。”何小鹏说。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 AI 机器人Iron已在“2024小鹏 AI 科技日”活动中亮相。小鹏的人形机器人采用1:1真人比例设计,身高1.78米,重70公斤,全身接近80个关节,其中手部单手就有22个可自由移动的关节。

何小鹏强调,从硬件角度看,手和颈部是机器人最复杂的部分;从AI角度看,老少通识、多语言能力以及“大脑”都是巨大挑战。

何小鹏透露,小鹏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规模化工业量产。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