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二: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儿童综合素质培养与兴趣挖掘

2019TWP腾讯智慧育儿荣耀盛典于12月17日成功举办,本次盛典以“智启时代 育见未来”为主题,齐聚育儿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探讨育儿内容转型时期的家庭教育、兴趣启蒙、综合素质培养等,共同推动育儿领域内容生态的升级与发展。

在圆桌论坛二环节,知名儿童课程设计师徐莉,宝宝玩英语创始人李红梅,读伴儿CEO左瀚颖,乐融儿童之家创始人郭曼妮受邀出席,以“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儿童综合素质培养与兴趣挖掘”为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父母的育儿理念也越来越进步。对孩子自身来说,仅仅学习学校的应试内容已经不足以满足成长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对于事物的好奇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挖掘兴趣所在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

孩子有能力自我成长 家长要学会“发现”与“陪伴”

知名儿童课程设计师徐莉表示,作为课程设计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理念,为孩子、家庭设计学习活动,或者对教育活动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讨论,更多的是利用这些学习活动背后的观念,影响父母的选择和实际行动,让系统、科学价值系统支持他们,支持他们坚持与改变。

现在为儿童提供学习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一贯的加法思维下,父母总担心孩子知道的不够多,经历的不够多。实际上,低龄儿童成长是一个力量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展开自己、显示自己的特征。家长们如果急于把外界所有好的东西堆在孩子面前,未见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并且能够充分的展现。

如果孩子不觉得有趣,那么父母们会觉得非常痛苦,并且压力非常大。我们给到孩子的永远是我们认为好的,我们以为孩子是开心的,这些都是有很大问题的。父母不要太过自信对孩子的爱,永远要怀着谨慎和小心,多看多想,少说少做。因此,需要强调的是,要相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己是有力量去把自己带到更好的地方,而不是父母把他带到更好的地方。

所以作为教育者,一个是在适当时做适当的事,第二是遇到了特别的反应或者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表现的时候,要很珍惜的去关心、理解、寻找原因,然后觉得需要就支持一下,不要太多去认为那是错的和不好的。所以我一直想将“培养”或者“挖掘”换成“发现”。通过陪伴孩子,发现儿童,让孩子通过跟我们一起生活和工作,来发现自己。

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建立对安全感与爱的感知

宝宝玩英语创始人李红梅认为,儿童素质与能力的核心是孩子对安全感与爱的感知,拥有好奇心,以及规则意识的建立。宝宝玩英语在课程产品的设计中,所有场景的建立都是为了把家长跟孩子更好的融入在一起,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在课程产品的输出过程中,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爸爸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在孩子眼中就是光芒万丈,妈妈陪伴孩子的某一个瞬间,在孩子心目当中就是一道彩虹。跟用户触达的每一个瞬间,都去传递怎么样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和爱。科学课程、探索课程、外教团队把原汁原味的国外世界展现到孩子面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专门的社交礼仪课程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建立规则意识。

关于更好培养孩子的兴趣,或者说保护兴趣,可能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匹配孩子的阶段认知、兴趣方式以及成就感的取得。保护兴趣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鼓励他,赞美他。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各种各样让你吃惊的小能力,得学会怎么样去欣赏他,赞美他。

放下家长的中心位置 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

读伴儿CEO左瀚颖分享时指出,对孩子来说,综合素养里面有三个方面很重要:第一个是心理层面,第二个是身体健康,第三个是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在心理层面,比如爱与被爱的能力、坚持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身体素质方面,合理进行体能方面的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第三个层次是则是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会花大量的精力把孩子培养为一个独立且熟练的阅读者。这要求孩子不仅要读懂书,更多是理解文字,拥有策略,准确获得想要的信息,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发散,形成自己的创造力。

在孩子的兴趣培养方面,第一点在孩子的兴趣选择上,家长要把自己中心位置放下,为孩子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第二点,在语言学习的时候,有一个灯塔理论,放到兴趣选择方面就是说父母在看待孩子学习成长或者兴趣的时候,往往是站在灯塔塔顶上看远处的风景,非常绚烂、很美丽。所以在考虑孩子兴趣的时候,看到的是他们将来的样子,这些孩子是看不到的,他能看到的是离他很近的、跟他相关性很高的、眼前的东西。因此对父母来说,培养孩子兴趣第一是要善于发现,找到孩子的天赋。第二要善于引导,让他在每个步骤中感受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收获,以及这个事情跟自己的相关性。所以要打开孩子的世界,减少功利心。

三岁是分水岭,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

乐融儿童之家创始人郭曼妮表示,早期托育教育只是一个载体,真正要注意的是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实操性强的操作,可以通过运营管理让工作人员掌握,更核心的是要让家长认同,让家长能够在家里面进行同频的育养方式,确保孩子在一个一致性、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孩子3岁的时候,是家长的一个分水岭。3岁之前家长觉得不饿不渴不碰到就很好,到3岁家长会突然发现孩子的需求不一样了。这需要家长学会退后一步,去观察孩子,而不是一直陪伴孩子,一切以他们为主导。很多时候往后退一步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在关心什么,才能知道怎么进行一些合理的干预。可以在孩子有丰富体验时观察他,他如果真正有兴趣,有条件可以给他铺个路,让他真正拥有可以爱和享受的兴趣,让他成为一个感受到爱,理解到爱的人,他才会懂得去爱身边的人。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认知的灵活性。认知的灵活性更多取决于孩子在低幼阶段能否以好奇心的方式去接纳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面对不断变化的未来的应变能力,不是练习某些技术就能可以达到的。所以家长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看待孩子,如果按照现在教育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经济标准给孩子做定义,未来你一定会输,因为未来不可控,也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