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生与行业伙伴共谋大业,打造终身学习生态链

2020年10月24日,培生金秋媒体交流会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为政府机构、企业、院校、媒体等构建起多位一体的交互平台,大家在秋意盎然中共谋大业,畅谈全球和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和趋势,分享合作案例和经验,探讨中国教育在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如何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终身学习生态链。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刘志敏处长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在线和职业教育最新政策与趋势”。刘处长结合教育部规建中心刚刚发布的未来教育十大趋势,概括了规建中心在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第一,准确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产教融合模式和机制推动数字技术领域系列的战略布局;第二,打造知识工程,促进知识数据形成智慧决策;第三,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国际技术教育创新网络。刘处长表示:“在过程中我们和培生集团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机制,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合作项目,共同研究疫情给人类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同时以数字为支撑探讨中英合作服务第三国课程体系等。这一系列合作都是基于数字化基础,都是为了促进三个层面的联动,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个体层面即微观层面共同推动学习方式和教育体系变革,让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培生中国和南亚董事总经理林国章就后疫情时代针对学习者的最新发现,阐述了培生对未来教育的一些思考。培生全球学习者调查揭示,在全球范围内,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认为教育因新冠疫情而彻底改变。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来说,在线学习将是学习体验的关键部分。在中国,COVID-19 推动3亿教育人群全面触网,同时也令今年87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就业形势。他认为,未来的学习者需要终身学习并善于利用数字时代多样的学习方式,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综合技能,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挑战。未来学习将通过内容与技术相互赋能与深度融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而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将进一步拓展教育场景,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学习效率,逐渐积累并打通学习数据,满足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

“英国经验遇上中国教育国际化”主题论坛上,英国驻华使馆国际贸易部教育与技能司主任刘静,留归集团总裁刘淑芸,培生大中华区国际资质认证与技能评估业务总监高建军展开对话,深入探讨在当今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中,英国教育在中国有哪些新机会,在出国留学、国际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发展和培养模式的新趋势下,培生应该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优质课程和项目进行本地化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推动终身学习在中国的发展。

刘静:英国有着非常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英国职教体系像是钻石形状的六方联动,由企业做主导,企业把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转告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为他们统一发声给政府机构。政府部门会把这些意见告诉给第三方机构,包括职业能力资格设定中心以及监管中心,第三方如培生这样的机构会制定标准,研发课程。最后由包括院校、教育公司等课程培训提供方,把职业教育真正提供给学生。同时他们也会把这些课程应该如何更好地提升学习等意见,反馈到雇主方面,形成有机的六方联动体系。体系里面核心的一点叫做学徒制,这个就类似于我们强调的产教融合。学徒制的核心以及六方联动的有机体,有许多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地方,能够解决产教融合方面的体系问题。

刘淑芸: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来讲,任何一个产业都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它们都是国际产业中的一个链条,所以从人才培养、技术发展都需要国际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有很多模式,在职业教育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广泛影响。我们一直和培生合作,培生不仅是职业教育内容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学生能力的测定者和职业能力的认定者。职业院校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本身国际化即能够引进来,还可以走出去,培生拥有的国际化职业标准,对我们的技能和竞争能力的提升都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

高建军:培生作为全球最大的颁证机构,我们也一直在中国努力探索,到底怎么样能够把在英国形成的比较传统的,有经验成型的资源,有机地引入到中国来,跟中国的人才需求趋势和现状进行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世界上做得最领先的三个国家是英国、德国和澳洲,他们都有完善的全国性体系,但是我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要根据本土化的情况进行调整、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地去生成适合中国市场的体系。我们除了贡献自己的资源外,也一直在学习,不断跟企业、院校、政府部门经常性地沟通和探讨,看看我们怎么样一起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

在“从无人机专业看产教融合发展”的案例分享环节,英国技能优才中心马良博士,清华大学智能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总监,清蜓教育CEO郝亚楠以及步云航空科技公司董事长颜忠杰一起现身说法,就职业人才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际探索进行了精彩分享。

马良:“中国无人装备智谷”是一个落地在山东大高的产教融合学区,设“一园+三校+六院+九工坊”,很好地融合了英国职业教育、智能教育的元素。产教融合中心即九工坊中,每个专业对应一个生产经营型公司,分别承担各专业的教学和生产任务,导入英国“学位学徒制度”,有效实施以“双园双师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国际产教融合模式”。我们提出招生即招聘,上学即上班,毕业即就业,这样的办学理念很科学,具有前瞻性。

郝亚楠:无人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取得领先地位的行业之一。结合产教融合这个点,我们不仅仅是要建立这个专业,还要做实验室和无人机生产企业,在这边无论是参加培训或者学习职教的学生,都能够与产业进行无缝对接,也就是说上学的时候直接能看到企业生产状况,同时参与到无人机装调、测绘等等行业中。这是中国整体职教行业中,包括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领先意义的。但是无人机行业标准、测评标准、考核标准,我认为还是需要通过更大的力量推动和建立。我们特别愿意和培生合作,不仅在国内把评定标准梳理一下,同时也推向国际,建立起国际评估体系。

颜忠杰:无人机人才培养不管国际还是国内,政府层面都比较重视,目前全国有330所大专院校开设无人机专业,专业虽然建立起来了,各个学校还存在痛点,主要是缺少师资力量、体系化教材及实训类装备。我们这几年开发了教学资源库,重点就是在无人机教学装备、教材体系打造、教学软件、考试、培训方面进行发力,取得了一点点收获。无人机是跨国界的,无人机人才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都很大,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争取把无人机认证国际化,把无人机人才培养推向“一带一路”乃至全世界。

“线上与线下,内容与平台协同共进”论坛环节,培生中国英语产品战略总监赵晨主持了讨论,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发主管夏炎,纳米盒联合创始人兼COO蒋军及培生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饶臻一起,共同分享了对疫后中国学习者线上线下教育需求的观察和发现、痛点及机遇,线上线下教育如何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实现1+1>2的效应,以及技术发展如何驱动OMO的学习模式等话题。微软和纳米盒是培生的业务合作伙伴,各位嘉宾展望、探讨了如何与培生以及整个教育行业展开更为广阔的合作,培生优质的教育内容如何与中国领先的教育平台合作,共同为中国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更佳的学习者体验。

夏炎:微软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但我们不是教育公司,而培生具有最领先的内容和课程,两者结合,推出朗文小英这样基于人工智能的微信平台应用就显得非常自然,可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市场。未来5G,包括云技术都将解决一个信息链路的问题,可以让足够的教育资源触达到偏远地区的学生,而AI可以把学习的互动性、教学效果提上来。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来讲,学生得到比较公平的教学资源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蒋军:我们拥有技术能力以及网校课程体系,其中很多课程也是跟培生一起打造的,通过给线下机构完整的解决方案,定制网校,这个网校不仅实现开课、上课、招生、运营服务支持,而且把整个成体系的课程提供给他们。换句话讲,帮助线下的机构大大降低了转型OMO的痛点,这就是我们说的1+1大于2。我们和培生很快会推出一个专门针对培生所有资源的重磅产品,叫培生教学盒子。未来也希望和培生推陈出新,推出更多新的产品和体系,服务包括公立学校在内容的更多线下机构。

饶臻:培生在中国着重打造教育生态,在我们的教育生态里,包括了教育学术部门,政策制定部门,学校和培训机构,教育互联网公司,智能硬件提供商等等,包罗万象。培生依托全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各个年龄段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从学前到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到职业教育,测评服务等等,我们有能力提供生态链上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培生有非常强的创新意识,我们努力跟中国市场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产品形态上面,在模式上面做出改变,适应他们,服务他们。

疫后的中国教育事业充满挑战和机遇,培生将结合教育新趋势,积极顺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做中国的培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企业。

关于培生

我们是全球教育公司,业务遍及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2,500多名员工。我们为全球学习者、教育机构、雇主和政府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提供内容、测评及数字化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学习者获得提升其就业前景的技能,在不断变化的职场中取得成功。我们相信,在学习兴盛的地方,社会必将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