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柿子吃出10厘米巨大胃结石!图片扎心慎入!

【腾讯大渝网】近日,吴女士(化名)感到腹胀不适,随手摸了摸肚子:“不好,摸到一个包块!”
“医生,快帮帮我女儿!”吴女士被家人送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图片
接诊的亢渝俊医生经过询问发现,吴女士平时健康状况良好,只是最近收到了一箱朋友邮来的柿子,她觉得美味可口,这一吃就停不下来。亢渝俊医生为吴女士开具了CT检查。CT检查发现,吴女士胃内有一个10cm×5cm的大结石。“当务之急,是取出结石,以免结石造成胃部损害。”
“不希望把胃打开取石,还要缝合胃部……” 吴女士及家人表达了无创治疗的意愿。
“患者较为年轻,39岁,10cm的胃结石属于巨大结石,一般常规方法是外科取石,但这样做确实对患者的创伤大一些,还可能会有并发症。最后,我们决定在胃镜下分步取石,做了几套详细的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都表示愿意接受。”亢渝俊医生介绍。
图片
10月6日13点整,吴女士被送到了内镜室。内镜室护士为患者安置了静脉留置针,并准备好了相关器械及耗材;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评估并推注麻药。亢渝俊医生再次与患者的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后进入内镜室。通过内镜检查,医护团队看到患者胃内的巨大胃结石,并仔细对比CT检查结果。
“该患者内镜表现:胃底大量的胃结石,镜下大小约10cm*7cm,大于CT检查的结果。”亢渝俊医生立即告知内镜室护士向仕娟准备第二套异物取出术方案及耗材。随后,启动取石。首先,护士向仕娟、邓晓颖等轮番上阵用大异物钳将胃石分次截断。接着,亢渝俊医生用一次性圈套器和网栏分步骤地取出小结石。最终,在长时间的坚持和细致的操作下,亢渝俊医生成功取出了吴女士胃里的全部结石。
“吴女士的胃结石,主要是大量食用柿子造成的。结石完全取出后,其腹胀的症状得以缓解,今日已经出院,后续可以自己恢复。”亢渝俊医生介绍。
图片
专家科普:胃结石和柿子的“恩怨情仇”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孟军介绍:胃结石是消化科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我国北方地区多见,秋冬季多见。按成分它可分为 4 类: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及混合性,其中以植物性最常见。柿子含有大量鞣酸、果胶及树胶,是引起胃结石的主要原因。大量进食柿子,特别是在空腹时,鞣酸等成分可在胃酸作用下与食物形成团块,并与进食的食物纤维粘附包裹,形成巨大结石,结石形成后反复摩擦胃黏膜,导致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等。此外,山楂、黑枣、进食毛发也是引起胃结石的常见原因。
胃结石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如碳酸氢钠、木瓜酶、可乐,还有外科手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结石都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有效去除,常见方法有圈套器碎石、网篮碎石、激光碎石等,取石效果良好。
再次提醒,金秋时节是吃柿子的美好季节,但大量进食柿子,特别是在空腹时,很容易导致胃结石。各位好吃狗们,柿子虽然美味,但不可贪吃哟!
就医指南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完成胃肠镜检查万余次,并顺利完成了“早癌筛查”任务。开展了10余项内镜下治疗,如双镜联合治疗,内镜下止血术、EMR、ESD、息肉切除术、内镜下染色、胶囊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痔疮硬化治疗、支架置入术等。内镜室拟开展EFR、扇扫超声及超声下穿刺等高等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内镜中心已于今年9月1日开诊运行,拥有高清放大胃肠镜、NBI290染色内镜、纵轴超省内镜及小探头超声等先进设备。在此平台上,消化内科将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的服务好广大群众。(通讯员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