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印象|渭南农民“变身”记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水之南而得名。渭南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作为一座农业城市,在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在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渭南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神奇土地,自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刻改变。(作者 | 小黑 视频 | 小黑 编辑 | 鄢山宇 王玉琳 田野 )

大荔冬枣棚里的“金蛋蛋”

进入盛夏季节,素有“瓜果之乡”美誉的大荔县处处飘着果香。随着第一批成熟的冬枣上市,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的枣农孙秀清一家就变得更加忙碌了。

清晨六点,孙秀清和丈夫就忙活着在棚内为客户采摘成熟的冬枣。60元一斤的好价钱让孙秀清心里很是高兴。

大荔是冬枣之乡,全县冬枣面积已超过40万亩。近年来,随着“大荔冬枣”这个金字招牌越来越响,当地农民也尝到了冬枣产业致富的甜头,许多外出青年陆续返乡从事冬枣种植。

“上世纪80年代,大家吃的大都是包谷面,我有两个孩子,过去日子非常艰难,一件衣服一家人能穿个遍。十多前年,县里开始号召农民种植冬枣,我家种了两棚,枣给我家挣了钱,让我们的吃穿不愁,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望着枣园里成串成簇的冬枣,孙秀清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淡淡的枣香,沁人心脾,满目的翠绿,让人心旷神怡。“种植冬枣辛苦,可只要枣的长势美,我干劲就非常大,看着这枣,我就想下再大的苦我都愿意。” 与孙秀清一样,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共有贫困户87人,通过种植冬枣,75户群众已实现脱贫。冬枣种植规模已达到2.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8000余亩,年产值约4亿元。

为了进一步推动冬枣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大荔不仅成立了红枣局、果业局等专门管理机构,还设立大荔县现代果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了让贫困群众依托冬枣产业致富,大荔县为贫困群众提供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帮扶,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无边河滩,地属秦川之宝;千里飘香,人沐纯朴之风;望珍珠垂于万绿之上,看玛瑙挂于千树之中。果熟半天红,满林之翠色闪闪;叶茂一园春,几树之华光融融。是谓大荔之冬枣也。”

这是大荔广为流传的《冬枣赋》开篇之言,道尽了这片沃土的厚重与沧桑。从西汉开始,冬枣就在这里生根发芽。2018年,大荔全县冬枣面积达到了42万亩,产值从2006年的10亿元增长到50亿元。2019年3月,大荔正式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曾经的“中国枣乡”,正在书写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产业脱贫 潼关农民的翻身仗

潼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素有“第一关”的美誉。老农民王建民所在的中军帐村是潼关县远近闻名的大棚瓜果种植示范村。

中军帐村位于潼关县城东南方向的秦岭脚下,村域内沟壑纵横,南北落差较大。但干净清新的空气,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为村上发展大棚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得了陕西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而种植的薄皮甜瓜、西瓜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70年代,农民吃的是大锅饭,80年代包产到户,农民的口粮有了保证,90年代农名有了能卖的余粮,农业机械化普及,2006年以后,农业税减免,科技发展,农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十八大以后,我们村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让农业成了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的腰杆越挺越直。”王建民今年64岁,他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潼关农民从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转变过程。

“我们村已经种了近十年的西瓜、甜瓜,种植方式先进,一亩地收入从过去的200元增长到现在的2万元。” 中军帐村发展温室大棚产业十余年,主打淡季时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思路主要发展西瓜、甜瓜等。这些大棚由村里的农业合作社统一负责运营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分红,让产品始终保持了稳定的质量,拓宽了销售渠道。

2018年,潼关县职业农民增加到560人。同一年,潼关农业总产值7.4亿元,农民的腰杆越挺越直,王建民也成为了新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陕西全省12581人接受了职业农民系统化教育培训,已认定职业农民64097人。

电商助力渭南农产品走向全国

“我比较爱看新闻,那时候老看见在农产品滞销、贱卖的新闻,我就想做点什么。” 200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的张花,在浙江宁波做中药师。看见滞销的农产品与农民满目愁容的样子,张花心里受不了,“我要帮他们把滞销的农产品卖出去!”

2010年,张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回到家乡渭南。通过调研,张花了解到农产品难销是各种问题错综复杂纠缠在一起导致的。“物流冷链的缺乏导致农产品保质期短,限制了其远距离销售,农产品常以散户的形式种植,缺乏销售渠道,导致销售模式又过于单一等,都可以导致农产品滞销。”随后,张花注册了陕西盛世绿洲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通过和当地的农民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张花和她的团队不仅架起农民和外地市场的桥梁,还让他们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网络走进更大的市场。

如今,与张花合作的农户已经达到3000余户,在全国还建立了12处农产品优生区生产基地。“我们与农户合作的具体方式为订单种植,电商业务为企业线上接受订单后,线下从合作农民处取得农产品进行销售。根据店铺销售类目寻找优质的货源供应农户,并签订合同,让农户按照要求进行供货。”

在张花看来,订单种植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同时也使种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目前,通过张花和她的团队,渭南的农产品以陕西为中心辐射至山东、甘肃、浙江、北京、上海、深圳、东北吉林等地。“通过合作,农户年增收在3000-12000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渭南的农业在新时代下有新的发展,能让百姓更加幸福。”

回眸70载岁月,作为陕西重要的农业产区,渭南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从大锅饭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取消农业税,从种粮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惠农、强农的补贴和政策调动了渭南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从1949年到2018年,渭南市的生产总值由1.49亿元增加至1767.71亿元,人均GDP达到33009元,是1949年的434倍。2018年渭南农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位居陕西省首位。当这些改革举措和数据落实到秦东大地角角落落的村子时,都化为了群众鼓起来的腰包和绽放出的幸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