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 回馈英雄 ——湖北馆彰显荆楚文化 人气爆棚

这边编钟绕梁,余音不绝;那边汉绣飞针,楚风汉韵;湖北楚菜研究院现场准备了一万份热干面,堆积如山,供不应求;毛市佬15000个热气腾腾的包子现场一扫而空;利川红茶天赐冷后浑,回味甘爽;楚式漆器传承地域文化,荆楚特色渊源流长。这,便是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交流会现场湖北展馆的盛况。
图片
荆楚大地,历来崇尚工匠精神,编钟、楚漆、汉绣、汉阳造等,无不闪耀着璀璨的技能之光。
感恩有你,回馈英雄,在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现场,湖北展馆人气火爆,门口被排队的人群挤的水泄不通,现场浓郁的荆楚文化以及特色美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荆楚文化以及湖北工匠精神,现场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图片
这也是湖北人民为了答谢在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全国人民给与我们的帮助,而精心为大赛准备的一场感恩荆楚文化盛宴。
湖北馆外观采用古朴、厚重的创意调性,以湖北代表性建筑-黄鹤楼的建筑形态和楚文化花纹图案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格外引人瞩目。
图片
原来,湖北馆将茶艺、编钟、汉绣、楚漆、美食和湖北技能成果等展示内容串联起来,兼顾人流走向,整体布局简洁有序,所以人气爆棚。体验式展区设计,让参观者更加直观了解湖北的技能展示成果的同时,还能感受湖北展区的不同韵味。材质方面,均采用木质结构,整体呈现效果更加厚重有质感。
在湖北馆,湖北省技能建设成果展示一目了然。近年来,湖北省很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部省共建技能强省为契机,先后出台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系列文件,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技能强省资金,积极推进湖北技能人才工作改革发展。
图片
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72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
湖北广大技能人才,始终奋战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抗疫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中。
一万份热干面 一扫而空
人间烟火气,最暖百姓心。说到湖北美食,不得不提武汉的热干面。你曾为热干面加油,我要为湖北馆助威。提前一天,300斤生面粉从武汉托运而来,三位楚菜大师,凌晨4点准时开工,现场制作,一万份大师级什锦爱心热干面,配上秘制卤黄牛肉、金钱牛肚、鲜虾仁、房县小花姑,淋上一份浓郁的芝麻酱,再来一勺香喷喷的辣椒油,一碗香喷喷、热腾腾,好吃看得见的什锦热干面就端到了您的面前,馋得大家直流口水,不惜排着长龙前来品尝,一万份热干面当天一扫而空,品尝者们赞不绝口,纷纷为湖北热干面点赞加油,湖北馆也被挤爆了。
图片
美食背后,是以楚菜大师卢永良、邹志平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首的湖北楚菜研究院的匠人们的一份爱心、以及弘扬楚菜文化的一份使命和担当。
邹志平大师现场告诉记者:“而今,武汉热干面不仅是一种早点小吃,更是一种文化记忆和城市地标,热干面已经成为江城武汉的代名词。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叶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也被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展出的《中国楚菜大典》,是由湖北经济学院和湖北省商务厅牵头2017年组织编撰的,于去年12月6日正式出版发行。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出席并见证了该典的首发式,并高度肯定了该书在楚菜理论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
图片
据悉,《中国楚菜大典》汇聚了省内外60多位知名楚菜和楚文化专家学者、烹饪行业大师的编撰队伍,历时一年半,以打造精典、经得起历史检验为标准,经过反复论证、磨练和修订最终得以成典。
汉绣教学实现教创一体 教赛一体
手执时光针线,绣出楚风汉韵。汉绣大师黄春萍带着她的学生和汉绣作品,也来参展了。据悉,这两位00后的学生即是黄大师的得意弟子,也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学生,她们和黄大师合作,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专门从事汉绣的文化的传承。她们和黄大师一样,也深深热爱汉绣文化。
据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近年来,本着教创一体、教赛一体的教学理念,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湖北民间非遗艺术,把传承和创新结合在一起。主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教学和创新创业为一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原创,注重学生全能培养,不仅能设计,还能裁剪制作、做成衣再推向市场。
图片
近年来, 黄春萍大师投身公益事业成效显著,通过走进学校,走进乡村,开展技能扶贫、教育扶贫,目前已经走进了8所小学,十几所大学,6所高职高专,并通过技能扶贫,走进了残疾人、戒毒所。通过黄春萍技能扶贫的带动,房县高桥村100多人因为汉绣而脱贫致富。
有颜值有担当的毛市佬面点
来自中国面点师之乡的毛市佬面点,果然名不虚传,他们在注重面点口感的开发的同时,也把面点的颜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普通的面点在毛市佬大师傅的手里,就成了颜色各异的香菇包、核桃包、章鱼包、乌金包......小小包子既有颜值,又有特色,萌哒哒,可爱又美味,甜而不腻,香而可口。现场15000个热乎乎新鲜出炉的包子,一个不剩。
据悉,毛市面点发展的三十多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面点师人才,可谓是面点人才辈出,毛市本土面点品牌发展呈现井喷的可喜局面。
好山好水出好茶 恩施硒茶·利川红
好山好水出好茶!来自湖北恩施的土家姑娘们,穿着特色的民族服装,也来到了湖北馆现场,展示利川硒都茶艺。
一泡“利川红茶”,汤色红如玛瑙,香如花蜜,最大特色是“冷后浑”。她成长于湖北恩施利川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机茶园,又称为利川工夫红茶,1951年湖北利川被国家列为宜红工夫红茶的主要产区,利川红茶已有170多年生产加工历史,于2017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余音绕梁 曾侯艺编钟
朴而清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青铜器物,也是湖北悠久历史文化的骄傲。
在湖北馆,喜欢声乐的你,还可以现场演奏一曲,这么高大尚的青铜乐器,很多人还是第一次一睹她的芳容,让人赞叹不已。
图片
曾侯乙编钟于42年前,在湖北随县出土,编钟架子呈曲尺形,分上中下三层,大小编钟有56个,能“一钟双音”,是我国目前出土的编钟数量最多也最全保存最好的一套,也是世界上精美的大型演奏乐器。
美的传承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楚式漆器作为楚文化的鲜明符号,也参与了湖北馆的展览,展台前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欣赏。
楚式漆器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讲究美观性和实用性以及功能性,在春秋战国时期,做工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楚式漆器髹(xiū)饰技艺是一种民间漆器髹饰传统技艺,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湖北荆沙地区不断传承。这些漆器的颜色能够经久不衰,与其所使用的漆有着紧密联系,楚式漆器技艺的魅力可见一斑。
“楚式漆器髹(xiū)饰技艺”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湖北荆州籍大师邹德香。
现场,还有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文化展馆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上百位国家级、省级的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现场表演绝技,各显身手,精彩纷呈。
图片
与其说这是一场全国各省各地方技能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盛会,不如说这是一个中国顶级技能人才竞技和交流的大舞台。(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