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阅者: 杨雪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抑郁症可以家族式地发病,有时候也可以跨越数代。
Lynne Boschee (琳恩·博斯奇)是一名产后抑郁症患者,而她 4 岁的儿子 Jack(杰克)常表现出过度恐惧和惊恐发作的表现,这是一种焦虑障碍,可能是抑郁的儿童期前兆。
博斯奇坚信,自己的家族有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我认为,抑郁和焦虑的发病会在我的家族中蔓延,就像心脏病和糖尿病一样。”
一、抑郁症真的有家族遗传性吗?
医学界早就认识到,抑郁症可以影响一个家族中的好几代人。
“抑郁具有高度的家族遗传性”,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与精神病学教授 Myrna Weissman(迈尔娜·韦斯曼) 说。
她从 1982 年开始研究家族性抑郁症,目前已经追踪了三代家族成员。她介绍说,父母得过抑郁症的孩子,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升高 3 倍;如果父母在 20 岁前得了抑郁症,那孩子的患病风险会升高 4-5 倍。
但韦斯曼强调:“我们谈论的是风险,并不是说,祖父母患抑郁,那么家族里的所有孩子就都会抑郁;这只是说,他们患抑郁的风险将会非常高。”
二、抑郁症:遗传还是环境所致?
抑郁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最可能的答案是: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
迄今为止的研究证实,抑郁症确实存在遗传易感性,使一些人更易抑郁,但是科学家们尚未找出抑郁基因。
韦斯曼正在进行一项早发性抑郁症的遗传学特征研究。
“事实上,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研究综合起来,进行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我们曾经成功发现了克罗恩病和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
三、家族性抑郁症怎么治疗?
对于博斯奇来说,当哥哥在 30 多岁被诊断为抑郁症时,他们都想起了父亲的不幸遭遇。20 世纪 70 年代,他们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位报纸出版商。
他的抑郁症没能被诊断出来,但绝望的情绪一直困扰着他,并导致了离婚等问题。
最后,他在 50 岁时死于肺气肿。“他丧失了一切能力,终日卧床,非常悲惨。他还出现了毒品和酒精滥用的问题,被生活轻易抛弃了。”
“在我哥哥被诊断为抑郁症时,我们突然意识到,父亲和我们患上的是同一种疾病。”
当博斯奇的哥哥抑郁到无法专心工作时,他寻求了帮助,并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他对治疗很积极,因为他有孩子,他实在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博斯奇说,当他的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也患上抑郁症时,也立即寻求了治疗。
四、抑郁家族的孩子:首先焦虑,然后抑郁
博斯奇在生下第一个儿子杰克后,患上了产后抑郁,并在 18 个月的治疗后恢复。当还在学步期的杰克开始出现焦虑症状(如频繁咬指甲、害怕大的声音和假想生物)后,她感到惊讶。
她还记得杰克第一次出现惊恐发作时的状况:“他从学校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告诉我,他的心脏跳得太快,并且不能呼吸。”
杰克的情况与心理学家韦斯曼的观察相符。她在研究中发现,有高遗传风险的后代,常在儿童期存在焦虑问题,而抑郁的发病在 15-34 岁之间达到高峰。
“发病顺序似乎是:在青春期前出现焦虑障碍,大部分为恐惧症;然后在青春期,开始出现抑郁;在青春晚期和成人早期,可能开始出现药物滥用,特别是男性,”韦斯曼说,“如果抑郁症父母有一个孩子,并在青春期前出现恐惧表现,应该警惕。”
除了单纯的抑郁症,还有叫“双相障碍”的疾病,以前称躁狂抑郁症,也是一种呈家族聚集发病的精神疾病。
如果父母之一患这种疾病,那孩子患病的风险为 15%-30%;如父母双方均患这种疾病,则孩子的风险上升至 50%-75%。
另外,大于 2/3 的双相障碍患者,至少有一位近亲患这种疾病或重度抑郁。
双相障碍患者,抑郁期和躁狂期会交替出现,女性更易出现抑郁症状,而男性则更多表现为躁狂症状。
五、怎样帮助高抑郁症风险的儿童?
博斯奇立即带杰克去一位精神科医师处接受评估,而且,她也打算好,随时带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去筛查。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幸福、健康。因此,我希望孩子能避过这种疾病。如果实在逃不过,那我们将给孩子正确的帮助。”
Julie Totten(朱莉·托顿) 的哥哥马克曾因抑郁症而自杀,且在此之前没有被诊断出来。
“我感到万分悲痛,因为他患的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随后,托顿建立了一个组织——“认识抑郁症之家”,希望帮助家长识别和应对抑郁症。
托顿建议,如果有家庭成员患过抑郁症,在存在风险的孩子出现抑郁症状之前,需要与精神科医生建立联系。
“儿童精神科医生并不多,如果有紧急事情,很难找到这种专业人员”,她说,“如果能预约并定期检查,那就再好不过了。”
六、抑郁症妈妈也需要治疗
家长还可以做些什么?那就是,治疗自己的抑郁症,尤其是女性。
因为,抑郁症父母的孩子,接受到的爱护和关注更少,受到的批评和婚姻中的冲突更多。“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紧张的环境”,韦斯曼说。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于 2008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抑郁症治疗并取得成功的女性,其孩子的精神问题(如焦虑和双相障碍)也会改善。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的女性,对孩子更上心。
尽管儿子尚小,但博斯奇说,她仍会当着孩子的面谈论,抑郁症是如何影响她哥哥和父亲的。
“就像孩子的祖父曾患过心脏病一样,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一种对话内容。它不是秘密,而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它是孩子需要了解的事情,为他们自己,也为这个家庭。”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