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值世界杯,接连两晚出现爆冷,此时大家开始调侃天台要排队,当然如果要去天台,肯定要选择高楼,这样才够痛快。
本来要盘点福州高楼水一篇,打算以CBD作维度,后来水偏了,就成了台江区两个CBD的发展轨迹。
当然目前福州的高楼,前7名也全部位于台江区。
01
闽北CBD
位于台江万宝商圈附近,这里可以说高楼最多的区域。
1、518大楼-360米(原限高518米),2017年出让(原世茂108大厦项目),目前变成临时停车场,未建。
2、ICC升龙环球中心-280米,项目也是目前福州第一高楼,共53层。
3、福晟钱隆广场-250米,福晟倾力打造的超甲级写字楼项目,共50层。
4、新玺中心-240米(原限高300米),目前在建。
5、三迪联邦大厦-240米,集超酒店、商务办公的综合性大楼,共56层。
6、IFC国际金融中心-220米,由主塔楼和商业裙楼组成,共47层。
7、万科金域中央-201.7米,十字形塔楼住宅,1号楼63层,只备案到45层。
8、建发汇成新时代大厦-180米(原限高249米),目前在建。
9、融侨中心-149.5米,写字楼+酒店(120米)+art mall
土拍走势:
2009年,福州规划建设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
同年阳光城拿下宗地2009-10号,即目前天琴湾背后的阳光城时代广场,当然这个还算不上CBD的地块。
2010年,CBD土拍启动,多家房企参与,如下:
融侨,拿下宗地2010-13号,楼面价1960元/平,融侨中心
升龙,拿下宗地2010-14号,楼面价2664元/平,IFC国际金融中心
三迪,拿下宗地2010-32号,楼面价3433元/平,溢价率达85%,三迪大厦
升龙,拿下宗地2010-33号,楼面价2464元/平,溢价率132%,ICC-当时福建第一高楼
万科,拿下宗地2010-35号,唯一的住宅地块,楼面价4992元/平,万科金域中央
省六建,拿下宗地2010-34号,楼面价2464元/平,溢价率达131%,福晟钱隆广场
2013年,富力,拿下宗地2013-05号,楼面价6700元/平,面积103亩,富力中心。
2017年,世茂,拿下宗地2017-22号,限高518米的城市天际线就此出现。
2018年,建发,拿下宗地2018-05、06号,即目前在建的建发、新玺大厦。
分析:作为城建相对亮眼的CBD,这里可以说是福州天际线最高的区域。
目前超200米的大楼达到7栋(建成4栋高层大楼+1栋高层住宅,在建1栋,还有1栋难产中)。
从区域土拍发展可以看出,2010年启动,当时一起启动的还有金融街CBD。
得力于建设较早,当初不少高楼也得以落成,2017-2018年拍出的地块,在后来都出现降高的问题。
从楼面价的发展来看,最显著的应该是去年底的土拍,宗地2021-60号,被国贸以100%首付+限价摇号拿下,楼面价达到30805元/平,即国贸天琴湾。
作为对比,2010年,万科拿下的住宅地块,楼面价4992元/平,涨幅5倍。
虽然作为福州最亮眼的天际线CBD,不过2017年推出的518大楼,经历降高后,网络传言世茂退地,目前变成了临时停车场。
天际线的难产,也让这个CBD难免些许遗憾。
02
金融街CBD
位于闽江北岸鳌峰片区,定位金融行业,以银行大楼为主,前几年不少博彩等小型公司也在此入驻办公。
1、宇洋中央金座(258米),福州首座带停机坪写字楼
2、升龙汇金中心(208米),定位海峡金融街制高点之“西塔”
土拍走势:
2009年金融街正式规划出台,同年一期土拍启动,随着万达拿地,这里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宗地2009-35号,即华浦·华尔街。
2021年,福建华浦房地产以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2022年4月,项目上架法拍,最终以流拍收场。
2022年9月,被厦门象屿以底价7.858亿拿下,对比市场评估价10.25亿,折价2.4亿。
拿地背后买家是刘建忠,当年还拿下金山的宗地2010-22号。
10天后的新一场土拍,万达拿下宗地2010-28号,楼面价1875,即目前的金山万达。
当初拿下的地块也被红星美凯龙看上,即目前的爱琴海购物公园。
2010年,金融街一期地块继续供应,其中上海升龙,在这一年拿下闽北CBD和金融街CBD,3幅地块,而这3幅地块最终都成了区域代表性高楼。
除了这些项目外,最具代表的就是各大银行拿地,包括海峡银行、农商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2011-2019年,金融街二期推出多幅地块,除了一期的银行外,二期吸引了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泉州银行等。
可以说一举奠定CBD的金融属性,同时随着地块供应,金融街CBD也成为福州体量最大的CBD。
这么多年的土拍里面,板块也供应了一幅住宅用地,即中庚以楼面价2.3W拿下的宗地2016-02号,地块即目前的香开长龙。
项目2018年开盘,备案均价3.5W,实际捆绑均价4.7W,主打倒板高赠送,目前二手挂牌4.7-5.1W,今年随着世茂的倒板违建,项目也一同被举报。
除了住宅用地外,2011年,个人买家拿下宗地2011-24号,即中捷大厦,2012年动工,随后多次停工。
2020年3月,项目更名“中冶闽江丰汇”,等待九年之后,闽江头排120米高的"烂尾楼终于“重获新生”。
除了这个项目外,2013年福建中鸿拿下宗地2012-21号,即目前的金融街9号,原郑和大厦。
2017年,项目备案入市,22层,558套商办。
2022年,房企被执行总金额达4.13亿元,涉及多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房源全部抵押状态。
房企发布声明,抵押的房源,权益是中植国际,截至目前网签0,房源从抵押变成了限制。
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明一点,当初的售房应该是违规,在中植国际和前期购房业主里面,可能存在一房多卖的情况。
除了这郑和大厦外,同一天拿地的神华能源,拿下宗地2012-20号。
2017年举行神福商务中心开工仪式,结果3年后工地依然杂草丛生。
2020年官方回复房企签订退地协议,归还30亩,余下17亩做生产指挥中心。
分析:对于金融街CBD,分成一二期,从体量来说已经是福州最大。
虽然土拍多年,不过二期依然有部分项目还未建成,目前在建的有民生大厦、泉州银行大楼、神华指挥中心等。
可以说这里的不少项目,就跟板块的金融属性一下,起起落落,也反应了这12年里面,不少企业和个人的起起伏伏。
虽然作为体量最大的CBD,但是目前区域的人流也相对一般,台江万达,这么多年也没有起色。
据克而瑞福州的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福州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0.4%,而这其中,台江金融街更是成为“重灾区”,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高达30.5%。
可以说体量虽大,压力同样更大,虽然有几家银行总部在撑腰,但是要真正做起来,难度并不低。
03
盘点总结
对于台江区的两大CBD,在同一时间起步,发展也出现了差异。
闽北CBD依靠着高楼建筑群以及江对岸的融侨外滩,成了福州江滨两岸,颜值的代表。
虽然这里颜值很高,但是从办公属性来说,这里并没有找到太多的行业代表。
这里的大楼大多以房企为主,比如有:融侨、阳光城、建发、新玺、福晟等。
随着目前民企暴雷,房地产行业的坠落,区域未来的行业属性,到底在哪,也是一个疑问。
对于金融街CBD,虽然行业定位非常清晰,也吸引了不少银行,不过体量偏大,地处台江的鳌峰片区,从人流的引入来说略差。
这里大部分大楼的高度比较一般,除了在灯光秀的时候容易出圈外,平常的热度偏低。
今年被讨论到的话题,也是来自部分项目的烂尾复工,资产法拍被收购等,可以说关注点全是负面新闻。
从规划来看,板块对望南岸的江南CBD,北面联动晋安湖CBD,当然一南一北CBD,目前都没有任何高楼出现。
如果全部变成住宅CBD,可能对于金融街CBD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最少没有太多分流之后,还有更多的居住人流保障。
对于福州的CBD,规划是7个。
目前成型的只有最早的五四路CBD,以及台江区的两大CBD,剩余的4个CBD(江南、三江口、晋安湖、滨海新城),全部还在规划在建中。
对于遍地开花的CBD,未来能否走出更清晰的行业属性,以及更好的人流聚集和企业入驻,都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