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在宁高校2023届毕业生预计达28.5万人,南京将大力度开拓就业渠道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文/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宁高校2023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28.5万人,总量将再创新高。南京将有哪些举措?12月29日,南京市“强信心 添动力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扶持企业 促进就业”专场召开。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作了介绍,南京将大力度开拓就业渠道、常态化落实就业扶持、针对性提供指导服务、多举措助推自主创业。
图片
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体推进
2022年以来,南京市人社部门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面对疫情反复、经济承压等多重不利影响,人社部门综合施策有效破解堵点痛点难点,统筹兼顾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体推进,持续发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据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介绍,2022年,市人社部门千方百计拓展就业空间保用工,围绕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等实际需求,结合南京市主导产业和“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深度挖掘更多技术类、管理类、创新类等就业岗位。充分利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大数据,强化监测跟踪,及时掌握企业开工复工和员工返岗情况,加强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走访摸排和招工登记,对缺工比较严重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实施“一企一策”,安排助企专员跟进帮扶。市区联动强化跨地区劳务协作,主动对接市外百家劳务协作基地,组织缺工企业赴市外开展招聘活动,设立“劳务协作服务站”,引导当地富余劳动力安全有序来宁务工;对员工来源地较为集中地区无法及时返岗的,还开展了“点对点”接返服务。
同时,市人社部门还打破惯性思维,运用新方法、探寻新路径支持就创业。推动创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创业,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产业园区创新创业,提升创业层次。引入社会风投机构和政府创投基金深度参与,通过专业化力量重点培育创业精英和优质项目。创新创业政策服务,集中资源打造创业载体。注重发挥平台经济拉动就业作用,加快吸纳多渠道灵活就业扩量提质。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吸引平台企业入驻提供即时快招服务。
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宁聚”更多青年人才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根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在宁高校2023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28.5万人,总量将再创新高。南京将有哪些举措?
马书婷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党和国家及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同时,致力“宁聚”更多青年人才来宁留宁发展。
一是大力度开拓就业渠道。围绕南京市创新型产业、重大项目及“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深入挖掘国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瞪羚、小巨人企业等优质岗位,多渠道收集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支持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引导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好匹配对接。
二是常态化落实就业扶持。积极宣介落实“苏岗贷”、一次性扩岗补助、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面试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在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为青年学子在宁就业生活减负助力。
三是针对性提供指导服务。聚焦2023届高校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系列活动、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等,提供常态化、不间断的线上特色服务,努力突破线下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多频次举办精准对接招聘活动,搭建用好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网络招聘服务,定期发布并多渠道推送招聘月历安排。持续开展“宁聚英才 乐业金陵”就创业指导系列活动,构建上下联动、资源统筹、对接精准的全方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四是多举措助推自主创业。优化落实青创主体开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优秀项目遴选资助等创业扶持政策,持续组织开展“创聚金陵”创业服务主题活动。做优“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发挥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示范效应,办好第十一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以“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为抓手,提升创业指导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及资助,加大力度对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更多优秀项目在宁落地发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