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2022年四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宝鸡三人上榜

日前,2022年四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入选人员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共有25人入选。

助人为乐(5人)

张国荣,男,1966年10月生,西安荣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张国荣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信守着回馈社会的承诺。每到母亲节,他就组织看望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牛奶、蛋糕等慰问品;到冬至,他给100多名环卫工人不仅提供免费饺子,还送去棉衣、口罩、手套等防寒物品。2018年起,张国荣每年都到蓝田县辋川镇七安子村参加碑林区扶贫援建项目扶贫工作。2020年初和2021年底的疫情防控期间,他吃住在公司办公室,组织公司配餐中心坚持给战斗在一线的防疫人员和社区工作者送餐。2021年10月,渭南大荔发生严重水灾,张国荣第一时间采购物资送到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杨志民,男,1945年8月生,泾阳县人大退休干部,泾阳县“扶贫扶志暨民风建设道德讲堂”宣讲团成员。2006年退休后,杨志民积极奔走在基层宣讲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义务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建设、乡风文明等,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多年来,他坚持每天学习4小时,抄录笔记15万字,剪贴报纸杂志重要文章10多本,撰写宣讲稿50余篇100多万字,累计义务宣讲400多场次,听众过万人。2018年,他所作的宣讲报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有信仰有道德有情怀有作为的新时代公民》被中央宣传部评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张红军,男,1974年4月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局五七五处干部。他热心公益,坚持无偿献血13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彰显责任与担当。从2009年开始,张红军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3200毫升。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全家共计献血达6800毫升。他和妻子是铜川市红十字会首例夫妇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在他的影响下,所在单位先后有4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他在抗疫一线共坚守70多个日夜,捐款2400余元。他先后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评为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局分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被铜川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张向平,男,1965年3月生,蒲城县凯利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积极参加蒲城县爱心商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群体。2019年元月,他主动联系蒲城县爱心商会捐资1万元,为公益事业发展奉献爱心;2020年10月,他在蒲城县中心广场向环卫工人捐赠口罩、手套等价值1万元的物资,致敬最美劳动者的辛勤付出;2022年,他先后向蒲城县交通卡点、保南村委会、洞耳村委会送去方便面、矿泉水、医用口罩、消毒用品等价值5万余元的抗疫物资,慰问疫情防控一线人员;2022年9月,他同蒲城县爱心商会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孙镇直乐村,将3000元现金交到大二学生刘旭静手中,承诺每年资助1万元,直至其完成学业。

刘霞,女,1976年11月生,紫阳县茉莉爱心公益联合会副会长(法人)兼秘书长。2012年,看到山里的孩子经常因贫困辍学,刘霞深感惋惜,便开始了助学行动。10年来,刘霞累计组织、参与资助学生5000余名,发放助学款360余万元;开展四期“暑期夏令营”,带领80余名家庭困难孩子走出大山看世界;为5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提供食宿、学习辅导等服务;为21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价值30余万元帮扶物资;为700余名空巢老人提供价值20余万元慰问物资;开展“千户社区·暖冬行动”,惠及搬迁群众300余人,发放价值约9万元物资。

见义勇为(5人)

石玉来,男,1963年7月生,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个体经营者。2021年10月31日17时许,灞桥区十里铺南街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一名行凶者持刀造成1名成年男性及2名儿童受伤后,又一路向南逃窜。行凶者欲再次伤害一男孩时,在此经商的石玉来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将其手中的菜刀奋力夺下,并和及时赶到的十里铺派出所民警一起将嫌疑人控制,避免了更严重事件的发生,保护了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冉中科,男,1968年10月生,千阳县城关镇冉家沟村村民。2021年12月1日夜晚,千阳县城关镇冉家沟村村民冉保琪的90多岁老母亲在烧炕时不慎引起火灾,被困屋里。与冉保琪家一墙之隔的冉中科听到动静后,立即跑到隔壁院里,迎着大火冲进屋内,发现老人已经被烟火熏得不省人事,他背起老人就往外跑。跑出去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头部手部也被烧伤。幸好冉中科及时赶到,冲入火场救出了老人,才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且未有大碍。

党佳锋,男,1984年5月生,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党家河村党总支副书记。2021年10月25日中午,村民向党佳锋报告邻村有妇女落水。党佳锋来不及考虑自身安全,急忙向河边冲去。冲到河边,看着深不见底的浑浊泥水,他来不及脱衣服就跳入水中,凭着救人的信念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向妇女落水的地方游去。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救出落水妇女。他以一名普通党员的奉献,默默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耀州区多次宣传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赵龙龙,男,1981年9月生,清涧县双庙河乡赵家河村村民,家住延安市延川县大禹街道张家湾社区。2022年6月7日14时许,赵龙龙与刘慧两家人带孩子到延川县延水关镇马家河村游玩。刘慧的儿子在玩耍时不慎落水,赵龙龙听到呼救声后,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营救。在奋力救下刘慧的儿子之后,赵龙龙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不幸溺水身亡。赵龙龙用年轻的生命换来另一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用凡人善举汇聚出感动社会的力量。他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正是弘扬正能量的生动体现。

匡松,男,1984年7月生,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村民。2021年9月19日凌晨,一场特大洪水突然袭击镇坪县。桃元村村民谢功珍被落石砸伤腿部,血流不止,急需送医救治,但前往村卫生室的道路已完全被洪水淹没。危急关头,匡松冒着危险,带领大家绕山路,及时将伤者送到了村卫生室。与此同时,洪水中还有一位卡车司机被困。得知司机因腿部卡在方向盘和座椅之间完全不能动弹,匡松就带上切割机,找来木头,爬到车上进行救援。卡车司机的腿和方向盘之间的空隙不到3厘米,稍不注意就会切到腿。匡松小心翼翼地切割,经过四十多分钟终于拆掉了方向盘,将卡车司机安全救出。

诚实守信(3人)

王乐,男,1997年10月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餐厅职工。2022年1月27日下午,王乐与母亲收拾屋子时,无意间发现几张泛黄的欠账单,合计欠28人8000余元。母亲告诉王乐,那应该是他父亲生前在212省道包工程时的欠账。王乐立即表示要“父账子还”。他决定用退伍费还上这笔账。2月12日,王乐和家人早早来到当年的施工地点,沿着212省道辗转七八个村子,终于找寻到一位村民。这位村民告诉王乐,他认识欠账单上的人。天色渐晚,他们根据这位村民提供的信息挨家登门还钱,临走还不忘深深鞠上一躬致歉。连续走了几个村子,王乐把欠款分文不少地交到了28人手里。

张彦兵,男,1978年2月生,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村民。张彦兵制作手工空心挂面20年,倾力守护“祖宗的味道”。秉承“厚道做人,良心做面”的良好家训,张彦兵把诚信经营和质量上乘记在心里,更付诸在实际行动中。为充分保证挂面的口感,他在选择原材料上颇为严格,始终坚持以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质产品。张彦兵反复试验,攻克传统技术缺陷,有效降低了挂面含盐度,提升了面条均匀度,研发出菠菜挂面、藜麦挂面等特色产品,让顾客吃得更健康。他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开展技艺传习40余期,指导数百名学员学习挂面技艺;还通过新媒体直播、展销会、专题讲座等,推介吴堡农特产品。

张国彦,男,1983年3月生,城固县三合镇群利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彦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兴业之基。他与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共同开展的附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和生态良种培育项目,建立起科学的生产加工技术体系和产品生产工艺,使附子初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增加10%以上、精加工产品附加值增加20%以上。他总结的“干附片的新型炮制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倡导的“附子生态种植和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多地推广。他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每年带动500户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张国彦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汉中市高素质农业领军人才”“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等荣誉。

敬业奉献(6人)

李炳生,男,1963年2月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专职教师、秦岭中草药引种栽培咨询中心负责人。1984年7月,李炳生进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他热爱教学,钻研业务,乐于奉献,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多次参加全国规划教材编写,主编的教材被审定为“十二五”和“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他参与脱贫攻坚,解答农户种植难题,指导村民种植柴胡1.6万亩。他帮扶的司家窑村顺利通过了省级脱贫攻坚考评,全村人均收入过万元。他积极组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辅导团队并担任辅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并取得20人次获一等奖、7人次在全国大赛获奖的好成绩。

姚妙荣,女,1981年6月生,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园长。她从事幼儿教育23年,紧紧围绕“一园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工作思路,创新融合、就地取材,扎实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潼关地域文化特色,她在幼儿园开设了非遗文化传承课程,填补了潼关县非遗文化进幼儿园的空白。2017年10月,姚妙荣成立潼关县少儿黄河老腔传承团。经过5年多的坚持实践,她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带领潼关县少儿黄河老腔传承团参加中央、省、市、县演出40余次,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2020年12月和2021年元月,她带领潼关县少儿黄河老腔传承团分别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味道》春节特别节目拍摄和陕西省戏曲春晚节目录制。

冯泽伟,男,1970年11月生,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执行董事、经理。参加工作32年来,他牵头实施了16项科研项目,主导了20余项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将全员创新参与率提升至82%。他个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参与10万级以上创新项目39项;牵头建立2.0版双重预防信息化系统平台,提出“1448”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助力矿井安全生产周期突破4800天。他兢兢业业履行岗位责任,常年坚守在煤矿基层,带领攻关团队成功完成全煤行业首个智能化“110”工法采煤工作面安装回采工作。他发起并实施了涌动矿山·共建美丽家园志愿服务项目,在矿区周边补种植被9.6万余株、植草312亩、修复道路7.2公里,提升了周边村庄的环境质量,获得矿区群众称赞。

丁永香,女,1963年10月生,陕西省信访局来访接待一处一级调研员。多年来,她接待来访群众5万余人次,办理群众来信1.8万余封,处理网上信访事项3000余件。她经常到基层督导调研走访,足迹遍布全省各县(市、区),协调推动解决了5000余个信访问题,曾先后10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她撰写的《三十七载初心不改,为民情怀始终如一》荣获全省主题征文特等奖。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心系来访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高成平,男,1973年4月生,铜川市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从奋战在刑事侦查工作第一线的民警一路成长为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他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先后参与、指挥破获各类案件3800余起,抓获嫌疑人1000余人。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百佳刑警”“陕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受到嘉奖表彰40余次。调任新区公安分局以来,他勇挑重担,带领民警先后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恶势力团伙2个,破获案件150起,刑拘150人、逮捕80人、移送起诉152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金1179.21万元。

王瑄,女,1972年5月生,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蓝商分公司蓝田管理所蓝关收费站站长。她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十四运”保驾护航,充分展示了陕西人民热情好客、文明友爱的东道主形象;她深入防汛抢险一线,全力做好保畅保通工作,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确保应急抢险车辆顺利通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更是挺身而出,坚守岗位、亲力亲为,始终奋战在一线。她扛起的是责任和担当,放不下的是热爱和牵挂,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引导着全站人员奋力前行。

孝老爱亲(6人)

张慧芳,女,1963年11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统计系支部书记、系副主任。张慧芳的公公婆婆患有慢性病。小姑子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自初中起就在张慧芳夫妇身边,后突发脑脓肿做开颅手术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二姑子2016年发生严重车祸,于2019年患癌症去世。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张慧芳夫妇默默承受着巨大压力。爱人王晔曾在外地挂职的3年,张慧芳独自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小姑子的重担,将婆媳、姑嫂关系处理得亲密无间。30多年来,张慧芳夫妇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却始终面带微笑,乐观向上。

常粉玲,女,1967年4月生,长武县洪家镇西坡村村民。她七年如一日侍奉卧病在床的公公。公公去世后,她继续赡养年迈的婆婆。同时,她还抚养着年幼的婆家侄女,并将其视如己出,供她上了大学,把她培养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常粉玲孝老爱亲的事迹,邻里乡亲无不称赞。她多次被村镇评为“好媳妇”,2012年被评为长武县首届“百名孝子”,2015年获得“长武好人”荣誉称号,受到长武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卢丽娜,女,1979年5月生,吴起县薛盆乡雷坡村村民。卢丽娜20岁外出打工时在西安结识了丈夫梁生智,婚后日子过得舒心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婆婆患癌,她带着老人四处求医,不分昼夜地精心照顾老人。那个时候,她的大女儿因家庭变故辍学打工补贴家用,二女儿因为营养不良和自身疾病不能正常上学,小儿子还在读幼儿园。经过悉心照顾和治疗,婆婆慢慢好起来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外打工的丈夫忽然脑出血不省人事。为了让丈夫能尽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尽最大的努力照顾着丈夫,坚持为他做康复运动。在婆婆、丈夫相继去世后,她又独自一人支撑起这个家,照顾着年迈的公公和年幼的孩子。

周姿龙,女,1969年8月生,安康市汉滨区晏坝镇泰山庙村村民。2008年,周姿龙的丈夫汪见申在上班途中因摩托车失控摔倒,致颈椎受伤,下肢瘫痪。13年里,她照顾丈夫生活起居,无微不至。丈夫的二姐汪建秀是精神疾病患者,患病后一直生活在娘家。20多年里,周姿龙作为汪建秀的监护人,坚持照顾她的穿衣、吃饭、用药等生活日常。公公汪武喜今年86岁,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常年需要周姿龙照顾。周姿龙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如今,孩子们已成家立业,丈夫积极乐观,姑姐和公公也生活无忧。周姿龙说:“让我一个人辛苦,换来整个家庭完整不散,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沈吉富,男,1965年2月生,镇安县铁厂镇姬家河村村民。其妻子杨玉容24岁时,因患软骨病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照顾妻子每天的起居饮食,不言弃、不嫌累,从来没有在妻子面前红过一次脸。每当妻子烦躁发脾气,他总是给以笑脸;每当妻子意志消沉,他总是给予鼓励。他二十八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守护着这个家。即便岁月的艰辛压倒了他的身躯,但从未摧毁他对妻子的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用相伴相守诠释了“婚姻”二字的深刻内涵。

魏秀艳,女,1972年11月生,韩城市龙门镇下峪口第二小学校长。2014年至2015年,魏秀艳的爱人因胃出血住院5次,后来被确诊为先天性胃底静脉曲张。2015年7月,爱人因术后肺部严重感染住院,她意志坚定,不离不弃,向亲戚朋友借款近30万元为爱人治病。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期间,她70多岁的老父亲被查出喉癌晚期。她一边照顾身患重病的爱人,一边在医院照看疼痛难忍的父亲,在家人面前表现得极为坚强乐观。经过半年的精心照料,魏秀艳的爱人得以康复。

来源:起点新闻

编辑:白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