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当家构建“5+5”体系 社会融资争取增长超10%

图片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航拍图。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除了上午备受关注的省主会场,下午也开设五个省分会场,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等主题深入探讨,共谋发展思路和举措。各界代表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共商大计、建言献策,引发广泛热议。
  焦点1 重大项目平台建设
  今年铁路投资达全国1/6
  珠三角枢纽机场最快今年内开工
  抓重大项目、促有效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关于“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的分会场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黎明在代表省铁路机场重大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发言时透露,2023年,省铁路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15%,达全国铁路投资的1/6。
  秦黎明介绍,今年将加快广汕汕、广湛高铁,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粤东城际铁路和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建成广汕汕高铁、广州白云站等7个铁路项目及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项目。2023年铁路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15%,达全国铁路投资的1/6;机场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19亿元,同比增长53%。
  秦黎明透露,目前,广东正全力争取珠三角枢纽机场今年上半年获批立项,年内开工建设。珠三角枢纽机场总投资约520亿元,是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十四五”投资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项目。
  此外,广东还将全力推动漳汕、梅武高铁、南珠中城际等14个铁路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总里程866公里、总投资2627亿元。秦黎明透露,年内计划开工的14个铁路项目中,漳汕高铁、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茂名博贺新港区铁路专用线等3个项目已批复可研,深南高铁、罗岑铁路等项目可研前置件已完成。
  公路港航重大项目方面,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林飞鸣介绍,2023年将力争完成全省公路水路投资2300亿元,科学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高速公路方面,2023年继续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51项1965公里续建项目(含改扩建16项),其中计划建成13项354公里(含改扩建4项),新增通车里程250公里,计划新开工12项613公里。
  当前,要素保障难、审批办理难仍然是制约重大项目建设突出问题。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东将聚焦制造业当家,进一步优化计划指标配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林安表示,计划预安排全省14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其中预安排市指标不少于8万亩,并将计划指标的投放重点放在重大项目、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同时,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使用国家指标,对符合一定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资源要素“应保尽保”。
  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广东省已于2022年5月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推动重大项目审批工作全面提速增效,保障了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郑良辉在代表省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发言时表示,接下来专班将建立项目清单,制定审批方案,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强化督促协调。
  “若遇到要素保障难、审批办理难问题,也可以与我们沟通联系,专班集中在广东大厦办公,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共同解决审批难题。”郑良辉表示。
  焦点2 制造业当家
  构建“5+5”战略工作体系
  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塑造和提升广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此次全省高质量发展以“制造业当家”和“创新驱动”为主题设置了分会场。会上透露,广东已起草制订了制造业当家战略政策文件,将着力构建制造业当家“5+5”战略工作体系。同时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在分会场上发言介绍,经过前期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题调研,该厅已进一步摸清了广东省制造业的基础、问题与挑战,并起草制订了制造业当家战略政策文件,着力构建制造业当家“5+5”战略工作体系。
  第一个“5”是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其中,“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着力于培育壮大千亿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化完善纵深协同的产业发展布局;“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着力于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着力于推动制造业存量企业投资跃升,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增量倍增;“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着力于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百千万”计划,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大环境”优化融通行动则着力于建立健全制造业当家领导体制,实施“粤产粤优”亩均效益资源配置改革,以“一次不用跑”“一次性解决”为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二个“5”是指通过建立“指挥、目标、政策、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树牢“制造业当家”战略“指挥棒”和“风向标”,全力保障“制造业当家”战略高效有序实施,形成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的工作合力。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在发言中表示,广东正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此服务和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广东将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装备制造“璀璨行动”等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除了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技术研发与成果产业化“集团军体系”外,还将加大对高新区、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完善初创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焦点3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今年争取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以上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多位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一把手”发言表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平在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广东以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25条”为重要抓手,为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广东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万亿元和信贷2.4万亿元,均超过全国的1/9;新增上市公司78家,实现股权融资2205亿元,占到全国的1/6;保险资金累计投资金额突破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对GDP增长贡献达到1/3。
  2023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进一步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于海平表示,未来将继续有力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协力中央驻粤金融管理部门争取调动更多金融要素输入实体经济,加力提效,精准支持重点领域,争取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以上。
  未来,金融服务业将更多向制造业当家和科创强省建设两大重点工作倾斜。于海平介绍,2023年,广东将深入实施“金融+高端制造”“金融+科创”工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细化配套金融服务,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形成“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循环。
  广东银行业资产、存款、贷款,保险业资产、保费、赔付支出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以“金融大省”有力支持了“经济大省”。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表示,2023年,金融赋能制造业当家,支持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和保险资金投资。同时支持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此外,还将推动金融赋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落好,持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焦点4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省级年初预算安排1100亿元
  已融入县级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全过程
  广东有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12.5%。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巨大潜力板。此次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特设分论坛,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话题,省直部门代表、基层干部、农企代表与专家学者共话长远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是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软肋’”,原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论坛上表示,这一“软肋”又突出表现为县域发展相对缓慢。广东决定在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该工程的重点,“非常及时,意义重大”。
  陈鸿宇指出,当前存在诸多“跨镇跨村”的发展问题,镇村两级无法解决,必须由县一级来承接省市两级赋予的统筹策划镇村发展的权限,才能形成省、市、县三级资源向镇以下基层常规性下沉的制度,也更有利于以县为主体,差异化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乡镇。为此,他建议要大胆赋权强县、坚持规划先导、构筑内外合力,以正确处理好县域发展的三层“统分”关系。
  资金要素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表示,今年,省级年初预算已安排1100亿元,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主要用于构建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全力支持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引导更多资金注入县域发展和强振兴村;持续优化投入结构,全力支持重点领域突破;强化绩效监督管理,全力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其中,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每年统筹各类资金超300亿元,八成以上由市县统筹使用。同时,在2023年提前批次发行“百千万工程”相关专项债券资金超7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各地加强项目谋划储备,进一步加大专项债券倾斜支持力度。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指出,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腾挪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为重点,优化布局、拓展空间,有力支撑县镇村一体高质量发展。他提到,该厅已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融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过程,制定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利用策略,分类引导差异化发展。实行先编先报、先批先用,力争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县级规划审批。
  焦点5 房地产业发展
  今年拟出让房地产用地约7万亩
  房地产发展模式将转化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分论坛上,相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企业代表们热议“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地产业带动了5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为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数以万计的房产中介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玉海出席论坛时强调,要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房地产的平稳发展不可或缺。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变化,传统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向新发展模式转化是必然选择。”陈玉海说。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会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俊祥表示,已组织各地编制202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并要求各地明确住宅用地供应情况,合理确定房地产用地供应总量和结构。根据各地预报数据,2023年拟出让房地产用地约7万亩,比2022年实际出让面积增加近一倍,与过去五年年均供应面积相当。
  李俊祥还表示,要保证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省自然资源厅指导21地市在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中,单列出租赁住房用地,其中广州和深圳单列的租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供应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邓波表示,新时期住房工作的顶层思路非常清晰,坚持“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随着我国实行‘二次房改’,未来我国将出现商品房市场、租房市场和共有产权房三大市场,预计2023年支持政策仍将持续推出并实施,‘工改租’、‘商改租’等非住改租并纳保的形式将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保租房公募REITs有望进一步扩围并加快发行。”他表示,未来中国新增的房屋供应中将有约四成是商品销售产权房,约六成是政策性住房。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王佳 裘萍 田霜月 陈伟斌  
  统筹:李颖 陈实 李海华 冯芸清 汪建华 陈成效  
  执行统筹:莫郅骅 梁思华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黄姝伦 莫郅骅 王美苏 梁思华 夏嘉雯 吴璇 实习生 刘禹 李涵颖 林亦青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黄欣婷
  新媒体:蒋臻 黄琼红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