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女儿去看《深海》,结果女儿在电影院哭成泪人

图片
孩子爱讨好父母,是教育中最大的不幸。
允许孩子勇敢地做自己,为自己而活,是父母给予孩子最深厚的爱。
作者 | 枫子
一直以来,总有人夸我女儿是来报恩的。
确实,当别人家孩子还在各种叛逆、作妖时,女儿早早就懂得了讨父母欢心。
当别人家父母还要为孩子事事操劳时,我早早就开始享受女儿对我的照顾。
不仅如此,她对同学、朋友也总是和颜悦色,从不红脸,连老师也夸她为人谦让,为他人着想。
我曾一度为自己育儿有方沾沾自喜。
直到春节假期,我带女儿在电影院看了最近刚上映的《深海》。
女儿数次抹泪,最后更是崩溃大哭,直到电影结束,她还久久缓不过来。
女儿对我说,看电影时就像照镜子般,被狠狠共情了。
我这才惊醒:生活中的女儿,不正是电影里那个活得小心翼翼、委曲求全的主角——小女孩参宿吗?
同时也明白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女儿,原来心里一点也不快乐。
图片
电影《深海》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小女孩参宿,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爱她,妈妈把她捧在手心里。
可是突然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一个人去了别的城市,再也没有回来,而爸爸则重组了家庭,很快有了一个弟弟。
她在这个家里仿佛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在乎,没有人重视。
她小心翼翼收起伤心难过的面孔,假装懂事,假装快乐。
对于手机那头的妈妈,她每次只能趁着节日才敢发信息,送去祝福。
难过的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她也只是给妈妈发去笑脸掩饰。
图片
在新的家庭里,参宿也表现得极其听话,处处讨好着家人。
心爱的红卫衣被弟弟抢走了,她不敢哭也不敢闹;
新买的鞋子太小,穿不下,她还是违心地说“喜欢”。
参宿生日那天,全家坐邮轮,父亲高喊举杯,庆祝的却是弟弟幼儿园入学。
没有一个人记得是她的生日,她失落、难过、委屈、又羡慕,各种复杂的心情一涌而过,却还是迅速压抑回去。
最后只是努力挤出笑容,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
但她表面上笑得有多开心,内心就有多痛。
屏幕的那头,妈妈总是不回她的信息,甚至冰冷地告诉她:
“我现在挺忙的,你以后不要发信息给我了。”
妈妈拒她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让她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一定是我不好,妈妈才会离开,才会不理我。
面对爸爸一次又一次的忽视,她也全归因于自己。
在参宿的身上,我渐渐看懂:
孩子处处照顾别人的情绪,让他人的感受凌驾于自己的心情之上,不是体贴,而是低自尊的讨好。
孩子不敢任性、不敢提要求,不敢说出想法,不是懂事,而是不被看见的委屈。
图片
出了电影院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这些年和女儿的点点滴滴也不断涌现在我脑海。
比如,她很会察言观色,每次我沉默不语时,她都不敢说话,更不敢提要求;但凡我皱下眉头,她就立刻服软妥协。
她从不会拒绝我,哪怕她从小就喜欢古典舞,却还是听从了我的建议去学拉丁舞。
她还太过懂事,总是怕打扰我,总是怕给我添一丁点乱......
记得有一次,女儿过生日,我特意带着女儿去吃她念了好久的川味麻辣火锅。
当时吃的时候,我明显察觉她欲言又止,问她却又说没什么。
那一顿,女儿只吃了一点点,我当时还抱怨了几句,说她浪费。
到了晚上,女儿突发高烧,我送她到医院就诊时,才知道她喉咙长了好几粒脓包,确诊扁桃体化脓性感染。
按医生的话说,这种症状喝水都疼,更何况吃辣。
难以想象,她吃火锅时得有多难受,多痛苦。
看我自责不已,女儿反而安慰我:“妈妈,我没事的,你不要担心。”
我问她吃火锅的时候为什么不说自己喉咙痛。
女儿说:“我不想扫了你的兴致,怕你生气。”
因为过于懂事,她宁愿自己承受这份痛苦。
教育学者钱志亮说:“从根本上来说,讨好父母的孩子,是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关注和认可。”
现在我才明白,女儿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想法和情绪;
她只不过是把任性的一面都压抑在了内心深处,想要做一个懂事、暖心的小孩,换取父母的爱和关注。
努力讨好父母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让人很省心,但骨子里却充满恐惧。
恐惧自己做的不够好,让父母失望。
恐惧得不到父母的爱,被父母嫌弃。
但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我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喜欢我,我才有价值。
图片
心理学家Harriet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中提到:
“很多人觉得,‘讨好’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被当作好人总是不错的。
但实际上,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下意识去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小时候总在讨好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为了不被责怪,或者被喜欢,而去讨好全世界。
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故事:
从小,她的父母就喜欢对他说“你再如何如何,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种“以爱为要挟”的行为,让她十分没有安全感,所以总是委屈自己去取悦父母。
长大后的她,在生活中,害怕与他人产生冲突,常常委屈自己,替别人着想。
在工作中,她也总是做老好人,不敢和人争吵,不敢反驳别人,即便生气了也不敢表达。
在感情中,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就处处讨好对方,结果却总是遇见渣男。
她一边愤恨,一边又妥协;一边讨厌自己,一边又无能为力。
童年时的讨好,最终在孩子的性格上打上永久的烙印,终生都受其影响。
就像马思纯,小时候父母总是要求她听话懂事,让着别人。
这导致她总是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举动给别人带来负担。
她说:“其实我是会生气的,但是我永远都不会生气。但我现在生气我会说出来。以前就太怕别人不喜欢我或者别人不开心......”
从小习惯了“讨好”的她,长大后,在各种关系中,也只会继续重复童年的行为模式。
在高速上想上厕所,却担心麻烦司机师傅,于是宁可自己憋着。
但她越以别人为中心,就越在没有自我的世界里越陷越深。
直到有一天,她终于“病入膏肓”,被确诊抑郁症......
图片
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这样定义“讨好”:
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否定自己的自尊,并传递给我们别人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不重要的。”
孩子的每一次讨好,其实都在杀死自我。
最后掏空了自己,活成了一具躯壳,一生都在漂浮。
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曾说:
“每一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杯子,希望爸妈蓄满安全感和爱。”
一个孩子,如果开始产生讨好周围人的倾向,其实是在向父母传递一个信息:
我需要父母“续杯”,来驱逐内心的恐慌。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先看下面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心理专家王纪琼教授的分享。
儿子难得考了90分,问爸爸你高不高兴。
他没有简单回复“高兴”两个字,而是说:
“乖乖,爸爸听到你很高兴,所以爸爸也特别高兴。”
图片
儿子接着“提要求”,不要“大大的拥抱”这种很虚的形式,想要一杯奶茶。
他没有顺着答应,而是告诉儿子:
“你是我儿子,喝奶茶这种事,就算你没考好,我也会带你喝。”
简单两句话,让儿子明白: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的成绩,也不是因为做好了什么,更不是因为你让我高兴了。
而是因为你是你,不管优秀与否,懂事与否,我都爱你。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这份爱种在孩子心中,就像阳光一样给孩子力量,让他相信自己永远是被接纳和爱着的。
第二个故事来自抖音一位爸爸的分享。
女儿正在吃甜甜圈,爸爸想要女儿分享给自己吃。
女儿想了想,便把面包圈一分为二,把小的一半给了爸爸,说自己要吃大的一半。
爸爸不仅没有指责女儿,反而肯定地告诉她:
“你是对的,分享是把你多余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而不是把你想要的给别人,不用过于委屈自己。”
图片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起听话,懂事,善良,他们更要先懂得:
重视自己的感受,先学会爱自己。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不需要通过不断讨好他人获得认同,为自己谋求安全感。
图片
《深海》直播现场,有一位网友的话特别触动我,她说:
“怎么成为好的父母,真的是一生需要去学习的话题。”
是啊,以前的我,总以为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养出一个乖巧懂事、会哄父母开心的孩子;
同时也觉得这样的孩子会受人喜欢,一生顺遂。
却从没有想过,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不能随心所欲、任性玩闹、大胆表达,又能有谁可以接纳她的感受和情绪呢?
被孩子讨好、取悦,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希望所有父母们都能好好抱抱你眼前的孩子,告诉他:
你不必讨好、迎合于谁,而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
记住,无论何时,爸爸妈妈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被看见、被接纳、被深爱过的孩子,才能迎着阳光,越过黑暗,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