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文物: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在太原城外,有两座从遥远的周朝走到现在的古老祠堂园林。这两座祠堂园林,一南一北,共同见证着太原、见证着中国的发展、蜕变。南边的园林叫晋祠,北边的祠堂叫窦大夫祠。
图片
周朝建立距今已经有三千年。经过八百年的国祚,到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时,已经是二千二百年前的事了。
周朝遗留至今的物质文化遗存,地下的(墓葬)非常多,但地面的则非常罕见。
晋祠则是其中一例,而且是孤例,它的传承始自西周初年,历经春秋、北魏、隋唐、宋金、元明清,一直到现在。三千年延绵不绝。
周朝的开国君主为武王姬发,武王次子唐叔虞被封于唐国。晋祠即是纪念唐叔虞的宗祠。
晋祠始建年代不详,目前祠内最早的历史遗存为植于西周初年的两株柏树,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祠内历史最悠久的人工建筑遗迹为智伯渠,开凿于公元前455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坝引水灌溉最早的水利工程。
图片
晋祠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最晚在此时,晋祠已经不单单是一处皇家祠堂了,而是已经演变为一处兼具多种功能、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鱼沼飞梁亦是北魏的遗构。
隋朝末期(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决定起兵反隋。向长安出兵前,携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来晋祠祭拜唐叔虞,并起誓推翻大隋。618年,建立大唐。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归来,在晋阳休整。期间,李世民重游晋祠,写下《晋祠之铭并序》。
宋朝第三个皇帝真宗驾崩后,其皇后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是太原人。其执政期间,重修晋祠。并将晋祠原本主祀的唐叔虞移至偏殿,主殿祭祀“圣母”。“圣母”为何人史书中皆不曾明说。但其形象则为刘娥,侍奉圣母的侍女和太监亦为宋朝宫廷侍者形象。圣母殿塑像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写实宫廷生活场景。
之后,金元明清民国各代皆有修葺扩建,也皆有经典建筑留存至今。
晋祠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祠堂,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留存建筑跨越朝代最多的一处古建筑群。
除了晋祠这座皇家园林祠堂外,在太原城的西北,还有一座民间的古老祠堂,那就是窦大夫祠。
同历史过于久远的晋祠一样,窦大夫祠的始建年代也已经无从查证。窦大夫祠祭祀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窦犨。窦犨曾经在今上兰村一带兴修水利。因政见与赵简子不和,被杀。后当地百姓为感恩窦犨的功德,立祠以纪念。其当年所开凿的灌溉工程——横渠,今天已经演变为村名。
图片
万世师表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前往晋国。刚过太行山,即听闻窦犨被杀,于是止步“回车”,取消了游历晋国的计划。
祠内留存的碑刻记载着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八月,汾河发大水,水淹没祠堂的旧事。窦大夫祠现存的主体建筑为元代所建。东面依次为明代的保宁寺、清代的观音阁和民国的赵戴文公馆。祠、寺、阁、馆连为一体,构成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
窦大夫祠虽然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但其建立年代应该在其被害后不久。
除了两个从西周走来的古老祠堂园林外,太原还有大量北朝、隋唐至明清、民国的地面历史遗存。
北魏后期,权臣尔朱荣和其继任者高欢均在晋阳设霸府,坐镇晋阳、遥控朝廷。东魏和北齐时晋阳则是别都。此时晋阳为北中国的政治、军事和对外交往中心。这一时期,晋阳文化昌盛,佛教发达,留下了大量相关遗迹。如龙山童子寺的燃点石塔和大佛遗迹,蒙山开化寺的大佛和佛阁遗址,天龙山的石窟等。
图片
唐朝,晋阳作为李唐王朝的发源地,被定为陪都,称北都、北京。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则留下了龙山和天龙山的石窟。龙山石窟是中国唯一的一处纯道教石窟,第四窟和第五窟为唐代造像。
明朝时,太原是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㭎的就蕃地。晋王家族在太原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如皇家寺庙崇善寺和双塔寺,中国唯一留存至今的皇室家庙皇庙等。同时,太原还是山西省的省会,留下了千年科举考试制度的见证——唱经楼,这也是中国孤例。
坐落于宋明太原城中的千年府衙,则是中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官衙建筑群。
图片
同晋祠、窦大夫祠一样,府衙大院的始建年代也是不详。最晚在唐代已有。当时为晋文公重耳庙。北汉末年(979年),宋朝大将潘美将帅府设于此庙。由此开启了这个大院作为官衙的序幕。
此后,历经宋、金、元、明、李自成的大顺、清、民国、共和国共计8个朝代,皆为官府衙门。期间更换过至少十几个名字。也迎来过宋太宗、范仲淹、于谦、李自成、张之洞、曾国荃、阎锡山、泰戈尔、孙中山、孔祥熙、宋蔼龄、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徐向前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人物。
直到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迁出,才结束了它延续一千多年官府衙门生涯。
一个大院,延续一千余年作为官府衙门,在中国这是绝无仅有的一处。
太原地处四塞之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留下了大量军事遗存。
图片
太原西南风峪沟内的店头古堡,即是唐朝时的一处军事堡垒。整个古堡由3000余间石碹窑洞组成,窑洞随山势而建,有二层的、有三层的、有四层的。所有的窑洞都由地道连通。整个古堡院院相连,房房可通,错综复杂,神秘而沧桑。如此规模、如此风格、历史如此久远的军事堡垒,在中国亦是孤例。
上世纪前半页的几场战争,则使太原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碉堡之城。到1949年,太原城内城外已经有5000-6000座各式各样的碉堡。梅花碉、筒碉、庙碉、地堡、暗堡等等种类之多堪称世界碉堡博物馆。
图片
在这些历史遗存之外,太原还有几处虽非历史遗存,但却是古代建筑标本的现代建筑。一个是汉代建筑的典范——晋文公祠,一处是唐代建筑的典范——太山龙泉寺东寺。
汉代土木建筑在全国早已荡然无存,唐代土木建筑也只在山西五台山和芮城有三处。晋文公祠和龙泉寺东寺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尽量还原汉代和唐代土木建筑规制的传统风格建筑。
图片
这种传统规制的土木建筑,与其他地方所建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些土木建筑,现在是传统建筑的标杆,百年以后就是古迹,且是纯粹的中国传统建筑。
这几处建筑群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人为后人留下的民族文化遗产。
太原的地面历史遗存,从皇家到官府到民间,从祭祀到宗教,从农业到军事,从金融到科举,从建筑到书法,从石头到钢铁,从殿堂到桥梁,从沟渠到窑洞,从石刻到塔、台,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从西周到现当代,从标志着奴隶制社会解体的三家分晋到走向现代社会的辛亥革命。其起始年代之早、跨越朝代之多、遗存类型之丰富、遗存规格之完整,在中国绝无仅有。同时,其现代所建的传统风格土木建筑,其历史还原度之高,也是绝无仅有。
而其他的古城,除了墓葬和遗址外,地面历史遗存都乏善可陈。如西安,最早的地面遗存是唐朝的小雁塔和经过明代改造的大雁塔,宋元时期的地面遗存基本没有;南京和北京基本只有明清的遗存;洛阳除了龙门石窟外,最早的遗存基本是清代的;成都,清代以前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等等。
此外,还有留下了大量未解之谜甚至是无解之谜。如晋祠、窦大夫祠、府衙等诸多建筑的始建年代,晋祠所祀圣母为何人,店头古堡之谜,太山龙泉寺地宫之谜,等等。
图片
崇善寺大悲殿亦是一个神奇之地。清顺治年间崇善寺大火,规模庞大的皇家寺庙几乎全被烧光,但有地处寺庙中部的大悲殿却神奇的幸免于难,所有木构部件无一过火,至今从门窗到斗拱等均是明洪武年间的原物。抗日战争期间曾有一枚炮弹击穿屋顶落入殿内,但炮弹并未爆炸。之后日军将从各地劫掠的珍贵佛教经书存放于此,计划集中运往日本。但均被寺内僧侣藏匿,之后日军亦未进行任何破坏。大量珍贵的古籍善本就此避免了流失海外的厄运。
如今的太原,有太多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挖掘、保护、发扬和传承。
来源:太原文博
原标题:太原文物 丨 为什么说太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