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比亚迪“窝里斗” 知情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图片
极派Daily(ID:rancaijingapp)原创
作者 |  惠鹏权
编辑 |  饶霞飞
5月25日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的时间,本来这场发布会是视频录播,会减少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但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当天上午10:40在其多个官方平台发布了一份《声明》,还是让比亚迪紧张起来了。
图片
图/长城发布的“声明” 来源/长城官方平台 极派Daily截图
据《声明》内容,早在4月11日,长城就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了“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的举报材料,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立案及处理进展。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比亚迪在其官方平台做了回应。比亚迪认为长城检测报告无效,不能以此作为排放不达标的依据。另外,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技术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利)”。
两大汽车巨头的针锋相对引起了众多网友围观议论。
有网友认为,长城作为专业的主机厂,买了比亚迪的测试车辆就得出“涉嫌排放不达标”的结论,看来比亚迪的车可以入手。
也有网友认为,长城充当了“行业吹哨人”,而比亚迪对于长城“声明”的回应“顾左右而言他”,是心虚的表现,“产品肯定存在问题”。
极派Daily就长城和比亚迪的“争斗”也咨询了多位汽车行业业内人士。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认为,长城举报比亚迪有些车型存在污染环境问题,有利于行业的技术升级,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不过,长城采用这样公开的方式,存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嫌疑,想要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明确地告诉极派Daily,“长城选择在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前发布一个月前的举报信息,显然是筹谋已久,就是给哈弗枭龙造势,挽回销量而已。”
深圳心有道公司、新能源车改圈平台创始人张远认为,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是一个向好的态势,长城跳出来没有必要,对自身发展和比亚迪都有没好处,“有些匪夷所思。”
而一位接近生态环境部的人士则向极派Daily表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需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分析,不好从表象说事
看来,长城举报比亚迪一事将如何发展,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
图片
两巨头“反目”
显然,目前长城和比亚迪的剑拔弩张充斥着互联网,事实上,它们还有着一段甜蜜期,即比亚迪和长城互赠商标。
据红星新闻报道,比亚迪在2016年1月提交“魏”商标注册申请,在2021年决定将其转让给合作伙伴长城。同时,长城将注册商标“登陆舰”转让给合作伙伴比亚迪。
在比亚迪看来,“魏”只是王朝系列的一个待规划车型;而对于长城来说,其豪华SUV品牌WEY从2016年诞生还没有“中文名”,“魏”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时任魏牌CEO的李瑞峰还回应称,“天下车企一家亲”。而比亚迪也得到了网友“有格局”的称赞。
不到两年时间,“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再在微博上看到长城和比亚迪高管隔空对话就是,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的“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言论。
事件的起因就是在5月25日比亚迪发布宋Pro DM-i冠军版的前4个多小时,长城突然发难,称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对于极派Daily的求证及最新情况,长城方面仅表示“以声明信息为准,正在密切关立案及处理进展”。
图片
图/比亚迪回应“声明” 来源/比亚迪官方平台 极派Daily截图
比亚迪快速响应,也在其官方平台发布“声明”。
首先,比亚迪表明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利)。”其次,长城的检测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不能以此作为依据”。最后,比亚迪表达了新能源事业发展至今的不易,以及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有益于中国品牌的事情。
但长城的“声明”在安徽合肥北瀚行负责人张力看来“做得不错”。张力对极派Daily表示,“有错就要被指正,这样对消费者才有利,毕竟我们是没办法发现这些问题的。”
而在张远等业内专家看来,长城此举是一种“双输”,从长城和比亚迪均在5月25日午后股价跳水就可以看出,而长城更是一度跌超7%,远高于比亚迪的2%。
图片
长城承压太多?
但正如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所言,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转身较慢,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销量一般”,而沙龙品牌则是迟迟没有下文,且欧拉沙龙品牌总经理文飞近日也以“身体原因”从长城离职。
“如果插混车型再受挤压,长城就难了。”该业内人士表示,“长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枭龙造势,挽回市场。”
张力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其实长城也知道(举报比亚迪)是什么样的结果,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局面,它也更希望大家去探讨,是不是因为枭龙和宋是直接的对手,这样不用花钱,就把自己的车型,曝光度给拉起来了,一举多得。”张力如是说。
图片
图/哈弗枭龙 来源/长城官网 极派Daily截图
5月15日,哈弗枭龙系列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3.98-17.98万元,枭龙主打“长城全新混动架构Hi4技术”,即“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以线上的方式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3.58-15.98万元,宋Pro DM-i冠军版则有着一颗“冠军的心”。在2022年,宋家族成为比亚迪拿下“全球新能源销冠”的主力,且在进入到2023年,宋分别拿下了1月、2月和4月的单月销量冠军。
在第一电动网看来,宋Pro DM-i冠军版入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71公里,价格为13.58万元,而哈弗枭龙入门车型的NED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52公里,且价格为13.98万元。所以,在账面数据上,宋Pro DM-i冠军版略有竞争优势。
另外,在配置和动力系统上,哈弗枭龙也稍逊一筹。
比亚迪王传福曾表示,在10-20万元这个区间里面,比亚迪有制空权、有定价权,但不想让别人没活路。有网友就表示,宋Pro DM-i冠军版这样的价格,已经让一部分车企没活路了。
据公开信息,比亚迪4月销量为20.94万辆,同比增长约94.88%;今年1-4月累计销量为77.66万辆,同比增长约 96.61%。而长城4月销量为5.38万辆,同比下滑41.41%,环比下滑46.72%;今年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
对此,张翔就对极派Daily表示,以前长城的竞争对手是大众,丰田等,但是现在比亚迪变成了长城新的竞争对手。
“发生(举报)这样的事,长城就要有效打击竞争对手,使它的竞品车型销量受阻,而让长城受益。”张翔如是说。
图片
谁会从中受益?
然而,长城的“如意算盘”能打响吗?
至少在张翔看来,有一些消费者看到比亚迪“涉嫌整车蒸发排放污染物不达标”时,会认为比亚迪这两款车不是环保车,从而产生观望情绪。
“比亚迪最近一两年发展太快了,毕竟很多细节的问题一下子跟不上,这也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比亚迪一直以来在打擦边球,用常压油箱应对国家法规标准,因为其供应商是自己的,自给自足,成本低,利润高。而长城已经切换到高压油箱,成本比比亚迪高,新车销量又在下滑,明显吃亏了。”
对于长城的“掀桌子”事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比亚迪“声明”就可以看出它的“高高在上”。在他看来,长城是光明正大的“举报”,而被比亚迪解读为“不正当竞争”和“别有用心的抹黑”。最让他看不懂的是,在“声明”的最后,比亚迪打起了“爱国牌”。比如,比亚迪写道,“新能源事业发展至今,相当不易;中国品牌成长至今,也相当不易;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有益于中国品牌的事情。”
不可否认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并不是其否定自身缺点的理由,甚至不能接受同行、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该业内人士如是说。
而在“举报”这件事上,长城显然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一位在2021年成为哈弗H6的车主就对极派Daily表示,“长城的行为有些不高级,还是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产品和售后服务上。”
对长城“粉转路”的网友不在少数。微博ID为“野晃荡”就认为,这下买比亚迪彻底放心了,长城找了这么久,最后发现比亚迪的确没有什么质量问题。
也有网友认为,成功离不开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作梗、个人奋斗。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会有可以竞争、可以生存的能力。公平竞争、协作发展,否则只会自毁长城。
图片
图/坦克300 来源/极派Daily拍摄
张远也对极派Daily表示,他最近关注长城比较多,发现长城在越野赛道上,坦克300这款车是近两年转型最成功的,“而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长城并没有什么建树,也比较薄弱。”
张远同时也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向上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期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受到从上而下的追捧,“显然这会让国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获利。”
而在谈到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时,张力向极派Daily表示,乾坤未定,各家也都在努力,“希望他们能竞争得更激烈一些,这样成长得会更快,我们消费者也会更受益。”
张力最后也从二手车的角度表示,新能源车企发布更好的产品,消费者换车的频率才会更高,对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所以,新能源的江湖‘乱’起来,多方受益。”
事实上,长城和比亚迪的这场“硬仗”不会很快过去,可能还会波及更广。极派Daily也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比亚迪将商标“魏”转让给了长城汽车,网友:这就是格局》,来源:红星新闻;
《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 哈弗枭龙:我压力很大!》,来源:第一电动网。
*题图来源于哈弗SUV官方网站。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