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黎巴嫩真主党报复以色列,伊朗表现低调。
2.真主党没有退路,报复行动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打击以色列更深入的地带。
3.伊朗反应复杂谨慎,通过外交渠道施压和表达愤怒,而非直接大规模军事行动。
4.专家认为,伊朗只会进行有限报复,打击以色列本土但不会太猛烈。
5.伊朗受西方制裁影响,区域战略考虑限制其行动,避免成为全球焦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特别是哈马斯领导人和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在接连袭击中被刺杀后,形势急转直下,甚至有引发中东大战的可能。
目前,黎巴嫩真主党已经采取了报复措施,在其指挥官富阿德·舒克尔被杀后,迅速报复,不仅对以色列北部的军事目标发动了火箭弹袭击,还动用了无人机等武器装备。
这些行动表明真主党有意通过加大攻击力度来重建其威慑力,并显示出其不惜冒险升级冲突的决心。
相对来看,伊朗就表现得比较低调,普遍认为伊朗应该还会再次打击以色列本土,但预计会和上次一样,打归打,闹归闹,不会真的把事情闹大。
以黎冲突
真主党没有退路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联社称,真主党和伊朗报复以色列的方式可能会有不同。
原因是,真主党没有退路,如果不报复回去,以色列就认为刺杀真主党高层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以后就会采取更多类似的行动。
所以真主党的反击不仅快,而且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并打击以色列更深入的地带,以恢复对以色列的威慑。
伊朗的反应显得更加复杂和谨慎。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后,伊朗没有立刻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而是更多地通过外交渠道施压和表达愤怒。
这种反应可能源于伊朗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以及其对直接冲突可能引发的后果的深刻考量。
伊朗曾打击以色列本土
伊朗只是挨了一记耳光
军事分析人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安全研究高级讲师安德烈亚斯·克里格指出,哈尼亚在德黑兰遭到刺杀,确实会让伊朗名誉受损,但也仅此而已,哈尼亚的死不会对伊朗造成什么战略影响,只不过是打了伊朗一记耳光。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这一次刺杀的不是伊朗的高层,这种事属于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那么伊朗在回应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回应的烈度,不能说直接就升级为一场大规模战争,确实犯不上。
综合外媒的一些观点,均认为伊朗只会进行有限的报复,哪怕是打击以色列本土,也不会太猛烈,找回面子,或者说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就行了。接下来还是得靠代理人继续和以色列对抗,这才是伊朗熟悉的方式,也符合伊朗的长期利益。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
伊朗有苦衷
伊朗总是被认为太怂了,实际上,伊朗也是无奈,但凡有嚣张的资本,也不会假装软弱。
伊朗近年来一直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其国内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不愿因一次报复行动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进而招致更多的来自西方的压力和制裁。
毕竟俄罗斯过去两三年的遭遇都看得见,俄罗斯是个大国,能够应对,伊朗被封锁了几十年,可没法像俄罗斯那样突破西方的制裁。
伊朗的区域战略考虑也限制了其行动。伊朗不仅要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还要平衡与其他地区大国的关系。
在当前国际社会对中东问题的高度关注下,伊朗需要慎重选择其行动方式,以避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使其在外交舞台上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