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关键信号!中国银行1万亿支持人工智能,谁将受益?

图片

1月23日,中国银行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宣布将在未来5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债合计不低于3000亿元,同时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相适配的专项制度保障,服务产业链各环节金融需求。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指出,当前,以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加速融入大众生活,深刻塑造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成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以数据为源泉、算法为核心、算力为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金融三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局面正加速形成。
葛海蛟表示,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发挥特色优势,以全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为切入点,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科技金融贷款1.91万亿元。未来,中国银行将拿出更有力举措,精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技术创新、下游场景应用等各环节金融需求。
根据《行动方案》,中国银行将围绕赋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人工智能要素供给、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重点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介绍,中国银行建立支持科技重大专项赋能机制,推出“1+1+N”全周期服务。中国银行与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建立直接对接合作,为参与创新技术的“N”家企业,提供覆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一站式”定制化金融服务,不断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配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
在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银行打造“中银并购+”一站式服务体系,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资源整合升级。集成中银集团AIC股权投资基金、中银国际和中银证券境内外投行优势,建立“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培育产业链“独角兽”和上市企业。
中国银行为何突然发力?
当前,银行业加速布局科技创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241.38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税后利润2463.71亿元,增长4.07%。
中国银行2023年报显示,2023年末,其客户贷款总额199617.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090.18亿元,增长13.72%。其中,人民币贷款总额16703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3606.90 亿元,增长16.46%;外币贷款总额折合4600.11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8.61亿美元,下降0.19%。
分行业来看,中国银行流向商业及服务业领域的贷款最多,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商业及服务业贷款27552.64亿元。其次,流向制造业贷款,为23299.5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均超过1万亿元。
贷款流向往往反应银行对不同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倾向。
从同比增长数据来看,2023年末,中国银行制造业贷款23299.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11.42亿元,同比增长28.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19761.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17.44亿元,同比增长13.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10468.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0.51亿元,同比增长41.7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4552.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1.68亿元,同比增长26.08%。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银行此次加码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之前,就已对科技金融、战略新兴产业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银行共为6.8万家科技型企业授信1.47万亿元,提供综合化金融支持累计超6100亿元,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0.94%、74.35%。
2024年,中国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科技金融贷款1.91万亿元。如今,中国银行发力对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技术创新、下游场景应用等各环节金融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科技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卡脖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或许,中国银行此举,将掀起银行业加码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浪潮,我们将持续关注。
源:中国银行保险报、财联社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9
如果你玩三国游戏一分钱都不花,那试试这款,武将全靠招募!
广告三国群英传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